茶烟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个大老爷们养家糊口做不到,可在自己娘家人的面前,连点面子都撑不起来。张佳淑恨铁不成钢可也没有办法,只好自己陪着堂弟张家卫一路向中央大街的马迭尔旅馆走来。沿途给张家卫介绍哈尔滨:道里天堂,道外地狱。许多老毛子还有一些也不知道是欧洲哪个国家的人跑到了哈尔滨,就在道里聚居了,导致道里这个地方外国人比中国人还多,加上周围欧式建筑,连出租车都是奔驰,让张家卫有一种仿佛身处欧洲的错觉。
坐在马迭尔旅馆大堂里的姐弟二人品着苦咖啡,喝得张佳淑直皱眉,一个劲儿的抱怨,消费那么贵,却喝着一种比中药还难喝的东西,简直就是花钱遭罪。张佳淑建议堂弟在索菲亚教堂附近有一个叫做“八杂市”的地方(现哈一百所在位置)开店,这里喧嚣、随意,透着热腾腾的市井气息,信奉东正教的老毛子会经常到教堂做一些宗教仪式,而且他们也认可西药。老毛子中还有一些个贵族将军,还有一些是在中东铁路工作的,也有那个消费能力。不像中国人更认可中药,而且相对远离日本人和一些满洲国的警察。
张家卫把堂姐说的话都一一记在心里,准备明天去实地考察一下。
张家卫问道:“姐,我看你公公在吃饭的时候显得心事重重,有什么事儿吗?”
张佳淑说道:“还不都是日本人闹的。日本人让我们吃进了大量的布匹,却不让我们卖,因为我们是绸缎庄。如果要卖的话,就有“通匪”的嫌疑。”接着小声说道:“其实现在有许多人都在抢购布匹,想在冬季来临前屯些货,当然这里边也有许多是反满抗日的。可日本人却要在冬季来临前用一些满洲国的绵阳票原价回购这些货,这一来一往,加上仓储损耗和物价上涨,这和抢我们钱没什么区别,现在绸缎庄已经开始有些资金周转不灵,可我们又没有什么办法。如果再来这么几次,这买卖就没法干了。”怪不得李天贺那么殷勤。
亡国奴连性命都无法自保,抢你几个钱又算什么事儿呢?
张佳淑说道:“我那个大伯哥他对你献殷勤,可不是为了绸缎庄的生意,他可能更想的是向你借钱去买鸦片。三弟,我可提醒你,千万不要借钱给他。”
姐弟两个坐了一会儿,张佳淑实在喝不惯咖啡,就叫了一辆老毛子开的出租车送堂姐回到店里。小本经营,一切都得自己亲自打理。张家卫暂时住在马迭尔。
张家卫漫步走在满是外国人的中央大街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只是有些恍惚,大街上车水马龙,各色人种说着不同的语言,让人无法和硝烟战火联系起来。要不是有日军在街上巡逻,把张家卫拉回到了现实,自己倒有种在欧洲的城市的感觉。
突然,张家卫在经过自己身边的有轨电车上,看到了一直让他梦萦魂牵的身影--杨曼筠!
真的吗?受过狙击训练对周围景物过目不忘的张家卫对自己所看到的情景一时产生了怀疑。
杨曼筠在车上对着张家卫含情脉脉的注视着,看到了完好的张家卫,很隐蔽的用手在身前摆出一个心的形状,显然她知道张家卫在哈尔滨,可她是怎么知道的呢?这一念头只在张家卫的头脑中一闪而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就在那里。
等有些恍惚的张家卫清醒过来的时候,电车已经开远了。环顾四周,再想找出租车,可却一辆也没有。
接下来的几天,张家卫早出晚归,到处找房子,更确切的说,是在偌大的哈尔滨漫无目的的寻找杨曼筠。
最后张家卫在八杂市选了一个后面带院的二层小楼,简单收拾了一下,就等着金志扬刘芳两口子过来了。
与杨曼筠的擦肩而过,张家卫知道她一定有她不得已的原因。更让他担心的是,杨曼筠所从事的工作既然不能与他相见,就意味着可能处于不安全的境地,可自己却没有在她的身边保护她,也不知道在哪找到她,这让张家卫无所适从。
张家卫独自在吧台一言不发喝着酒,听着乐师在弹奏着舒缓的乐曲,脑子里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杨曼筠怎么会知道自己来哈尔滨,陆隽琪说的?不过,以陆隽琪的性格,她要知道,早就说了。那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