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皖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严格说来,江朝和汝起都算不上天峨镇的人。江朝出生在百公里外的江家大院,因为在民国时期家境殷实,在当地也算大户人家,从小就被称为“江家二小姐”。汝起则是出生在湖北恩施,父亲是安徽人。之所以定居天峨,是因为建国后江朝一直在这片地区不同小学任教,临近退休正好在天峨任教,就决定就地居住,成为了天峨新的正式居民。“从四川江家大院到重庆到武汉、恩施、宜昌、万县,然后回四川川东各地任教......这一生搬了太多次家,累了,不想再颠簸了。”江朝心里总是这样想。母亲留下来,当时未婚的儿子自然也留在了这里。
天峨镇地处四川东部,川东平行岭谷是四川盆地东缘的主要山系,北起于大巴山脉南麓,南到云贵高原北侧,北部为渠江上源地区,南部水系大多直接汇入长江。大巴山横直耸立,明月山、铜锣山、华釜山由北而南,纵卧其间,分为山区、丘陵、平坝。这里土地肥沃,农作物种类繁多,但是伴有夏旱、伏旱、洪涝、绵雨灾害。气候则是冬暖、春旱、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传统的农耕方式在这里好像千百年没变,仍在进行。水稻是主要农作物,生长季长,单纯的“种一收一”模式,这里的农人有一种慢悠悠的气质,对于春种秋收有一种天然耐心的好心态。农闲时打打长牌。因为竹山,天峨及其周边的竹编是最具特色的当地手工技艺,用竹材编制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品种繁多、技艺精巧。
江朝喜欢这种悠闲的慢节奏,喜欢看劳作一天的农人牵着水牛慢悠悠回家,夏天在收割稻谷的季节,喜欢听屋后田地里,一捆捆吊着饱满谷穗的秸秆,与拌桶有节奏的撞击声,每每成为回笼觉的伴奏音。但是她知道自己对于农业来讲是绝对的外行,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教师下乡支农,帮助插秧,为了方便,将随身带的领袖语录“小红书”,放在田埂边上脱下布鞋里,那一天,秧苗不仅插得歪歪斜斜,因为对“小红书”不敬,还被组织找去多次谈话最后被处分。至今想起来心有余悸。
她看汝起好像也是这样。
年代初的那些年,乡镇上电话都很少见。天峨镇有一个很小的邮政所,除了送递镇机关订阅的报纸、和居民的私人信件外,基本就是它的全部工作内容。所以,那个时代的邮政员始终有一种独特的气质,穿着绿色的制服,骑着同样绿色的专属自行车,始终从容不迫,也自带福音传播者的神圣光辉,在人们的关注眼光中,仿佛人们等待被挑选,成为荣光的“上帝选民”。一旦被选中的人接到远方亲友寄来的信件,仿佛临时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门,信件内容也必然成为小镇几天来的共同话题,不管羡慕或者悻悻,仿佛小镇又增添了新的内容,洋溢着新生的喜悦。
不过汝起每个月从邮递员手中接到的往往不是信件,而是大家不熟悉的《十月》、《收获》等杂志,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因为陌生而感觉无法掌控,人总会自然地在心里引发抗拒情绪,在小镇邮递员不解的目光里,总会数落几句“居然还有看这种闲书的。”在多少夜里,虽然白天体力已经透支,但在微弱灯光下,手捧从遥远城市寄来的崭新杂志,满足的喜悦慢慢在心里升腾,忘记了这个自己身处的偏远小镇、忘记了白天的繁重琐碎的劳作、也忘记了痛苦和落寞,像是一杯被静置很久的果汁,被人摇晃后,沉淀的果肉在杯中翻转,重现了这颗被打碎水果的特有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