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大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事情不可能就此结束,当原茶从原来每斤十文一路涨到三百文时,崔玉真的心有些慌乱起来,这样下去,崔氏可能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了。这个负心人好狠的心呐,不过据从瑕丘来的人讲,好像那个负心人去新罗还没有回来,这是谁的主意?是那个农夫,还是他的贱婢娘子?虽然到现在为止,各州府传来的消息,因为季节原因,王家商铺没有收上来一两茶叶,但这种局面持续下去,到了新茶采摘,要升至七八百文了。他们这是为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同自家死拼,还是让自己家损失金钱?
唐初的江南,因为长久的战乱,加上茶文化并不风行,远远没有达到盛唐时的巅峰,人们仍然以耕种粮食为主,茶叶只不过是种附属品罢了,大家想一想,没有饭吃,饿着肚子去种茶,一亩的茶园能种多少粮食,能生产多少茶叶,这笔帐傻子都会算,没有人追捧的东西种下来卖不出高价,这时何苦呢?温饱解决之后,才能想到享受,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大家更需要注意的是,后世大家所有熟知的江南产茶地,因为饥荒如今都没有形成规模,那些如雷贯耳的名茶,是在盛唐之后才逐渐被开发出来,若然不是这样,两汉两晋的文人雅士如天上繁星,出一两个陆羽,绝对是小菜一碟。
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环境,现在整个江南茶叶年产量不过区区三四百万斤而已,分到大唐每家,达不到每户一斤。饮茶,王辉早有诠释,那是高雅人玩的游戏,在后世也是如此,除了劣茶,你见过哪个普通人买起高档茶叶来全是一两斤三四斤的?十三亿的人口不过两三亿是茶民,如果每人都喝茶,你还别不信,根本供应不起。
基于这个原因,咱们可爱又可怜的崔三小姐趁王辉远离龚丘时作出了这个庞大的收购计划,如果不是王家捣乱,与那个白灵儿携手,这件事未必不能成功,只恨他们做出的反应太快了。
崔玉真银牙紧咬,把白灵儿的书信往桌上一扔,坐在那儿生气闷气来。为了这件事圆满成功,她连元正都没有回家过,眼见元宵节都过了近一个月了,二月的江南,万物复苏,新茶快要马上快要下来了,要想个对策了,不能让这个事继续下去了。
她提起笔,给自己父亲写了封信,把这里的情况统统告诉他,希望他帮自己拿个主意,自己一意孤行来到江南,招呼都没打,希望他不要生自己气才好。
她现在倒挺佩服白灵儿这位巴蜀妹子的魄力,饶州是王家商行江南道西边的大本营,一个叫王铮的毛头小子下手更狠,直接将原茶提价到五百文,而白灵儿眼睛不眨升到七百文,还写信给她务必坚守同盟,过几日她会赶过来与自己商议前期收购社前茶的事宜,算算日子,社前茶在台州、婺州那边开始采摘了,她这几日也应该到了。
听到门外人声吵杂,一名仆人在王诚的陪同下跌跌撞撞走了进来,浑身大汗淋漓,哭丧着脸上气不接下气道:“三小姐,大事不好了,王家商行全城贴出告示,即日起收购劣茶,每斤三百文,其他原茶议价。”“啊?!”崔玉真耳边如炸雷响起,颓然坐回椅中。
白灵儿自忖自己从九岁开始打理自家产业,不敢说身经百战,但在剑南道绵州一带算是小有名气,少年得志,心高气傲的性情一点儿不比崔三小姐少,饶州的发难反而激起了斗志,她甚至做好每斤一贯的打算。不是她不相信朱玉娇信里的话,&#
;.&#
;&#
;&#
;
&#
;&#
;这里面有小儿女的私心问题,凭什么你这个疯疯癫癫的丫头能够找到这么优秀的老公,而我白灵儿容貌秀美,出众拔萃却无人青睐?所以她写完信后,立即起身前往杭州。
一路上,看到的情景让她越发心惊,春播的季节田间却没有几人在耕种,三五成群背着背篓,结伴去茶园或去山中采茶,高昂的原茶价格让他们舍弃了原有的生活资料,全部奔向逐利战场。
真的粮食充足了,当然不是。据自家派往京城的管事伙计回来报告,关中一带贞观元年发生水灾,次年又是旱年、蝗灾连续两年歉收,蜀中、江南粮食大丰收通过陆运、漕运回哺京城,自家开办酿酒坊,对于这些再敏感不过,粮食是酒业的晴雨表,粮价的居高不下,使剑南燒春的价格一路飙升。伟大的皇帝陛下会采取什么措施,至今无从知晓,反正他不可能坐视不理。
那个未曾谋面的少年郎似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他不遮不掩,直奔中枢,用蒸馏酒打入军中,单凭这一手,她便佩服不已,同时羡慕起那个疯丫头来,她真是太走运了,这世间真有千里姻缘一线牵的说法?想到这里她不由嗔怪起那个傻大兄来,平时那么听自己的话,到现在为什么一封信都不给自己写,是不是把自己忘了。
江南的春天,是纷繁杂乱的春天,为了那片片的淡淡的绿芽,各州府的人们上演了一幕大唐版“疯狂的茶叶”,而此时的导演正悠哉游哉地坐着马车刚刚进入王家的江南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