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大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增祥道:“还能如何打算,乡亲们又不傻,刘家庄什么变化他们全看到眼里了,年初连饭都吃不上,现在每家顿顿有肉,子华的超市每天纯利都能达到一贯,何况还是他们自己出钱盖的房子。如今是贤侄你出钱建房,口粮补发两个月,比原来刘家庄的待遇还高,他们早就托老朽前来,让我转告贤侄一切依刘家庄例办理,,无半点异议。”
王辉松了口气道:“这样最好不过了,现在工坊规模太小,用不了这么多人。明年种了植花,采棉、纺棉、织棉、管理都要大批人手,还有冬春两季的水利,今明年江南茶叶的运输,登州的商行物流,林林总总想起来我都头疼,现在好了,全部都解决了。”忽然又想一事问道:“祥伯,今年官府怎么没有催缴赋税?”王增祥笑道:“忘了告诉贤侄,庚县令通知,朝廷免了今年的税绢。’
王辉噢了一声道:“那不如先把今年的税绢发给王家庄乡亲们,让他们过个丰年。”“万万不可!”三位老人齐声反对。王辉奇道:“为何?”“少爷忘了升米恩,斗米仇乎,”王诚道:“少爷出钱迁庄已是大恩惠,如果再承担税绢就会被当做常例,久而久之少爷所给的就会受之当然,倘若有任何稍违例之事,会犯了众怒。”王辉细想之下,觉得十分有理,问其他二人:“两位伯父,你们的意见呢?”刘有福点头赞同道:“我们觉得王诚老哥说的话在理,冬春两季的水利都有工钱,租地有租金,过年不成问题。”·
今年的大旱关中几乎颗粒不收,四月份平定梁师都后,本来想休养生息,积蓄国力一战而下突厥,可惜天公不作美,这一次恐怕关中要两三年内难以恢复元气了。当然也好消息,龙兴之地晋阳和巴蜀粮食大丰收,扬州及江南的粮食通过漕运源源不断哺育京城。不过李世民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晋阳的奏章有一句“粮丰乃器具之功也!”崔氏虽然退缩,但那个不识抬举的卢氏冒了出来,难道嫌朕的刀不利吗?司农寺不知拿出好办法没有,朕不与民争利,难道他们不会自己主动献出来吗,那个小子不就做的很好吗?踱了两步,问:“李庆昌和常鸿现在到了哪里?”背后一个尖利的声音道:“飞鸽传书送来消息,说他们过了洛阳,正日夜兼程赶往京城。”李世民心情有些舒展,道:“但愿他们带来的是好消息,不足三十人灭山贼二百自己毫发无伤,有意思,不知这小子还有什么惊人之举。”
王辉跟三位老者商谈明年的种粮计划,原本没有冬播的需要,因为花生、地瓜毕竟没有形成规模,但为给棉花让路,试种夏地瓜,只好分两季种植。统计结果现在的刘王庄土地突破了一万亩大关,这让王辉很兴奋,一个宏伟的蓝图供他构画,想想心中都感觉豪气上扬。当即决定三分之二种麦,三分之一种棉,并在靠河的地方挖出一片鱼塘,开辟桑树林,暂不说试试桑基鱼塘,养些鱼丰富一下众乡亲的菜篮子也是好的。
花房的成功,极大的刺激了朱玉娇,在整个王宅,大家都有事做,忙碌而充实,只有她整天游手好闲,这下用事实证明,她还是有些本领的,虽然这个本领是拿来主义。她每天跟在王辉的身边视察,总喜欢指手画脚,暗地遭了不少白眼浑然不觉。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水渠在向王家庄的老址伸展,村子里的房子都被拆了下来用作铺路,回归耕地看来要等明年了。三位老者分工协作,抓紧冬播前的空闲期,.u&#
;&#
;
.&#
;&#
;&#
;发动一切力量,构建基础工程。
黄文照与王家工匠王向鹏带了批青壮在王家庄偏远的地方打井,以备明年之需。
王辉让朱玉扬跟随王家商行的人去江南同刘大江汇合,明年江南会是重中之重,茶叶是明年货品的主打牌,一定不能出差错,本想让王向泰去,家里所有业务他跟杨芷晴接管暂时不能离开。他怕朱天寿夫妇不放心,还专程登门一趟,夫妇二人当然双手赞成。
二人在兄妹之前曾夭折过三个孩子,所以才对他俩宠爱有加,结果是儿子懦弱,女儿跋扈,从而惹了祸端,举家逃跑。东家如此看重儿子,并细心培养,自己再不撒手,难道真要养他一辈子。送走王辉,夫妇既高兴又失望,当时还以为是上门提亲,谁料愿望落空了。早就看出女儿一颗芳心系在他身上,这小东家年少俊朗,精明和善,看芷晴那孩子就知道他特会疼人,女儿嫁过去,不论妻妾都吃不了亏,看他的手段比白家的那个智近似妖的丫头还要强,自己女儿不知争取,还经常给白家丫头写信说这里的情况,傻乎乎的,夫君早晚要被人抢了去,不行,晚上回来可得好好说说她。
张仲阳已经把两个村的孩童都登记入册,全部招入学堂,人数已达到了七十多人,他有点吃力,找了王家村一个老学究帮忙,老先生本来想不来,端端读书人的架子,张仲阳把《菜根谭》扔过去,他马上颤抖着同意了。看着王辉疯子般的忙碌,张仲阳隐约感到他一定是有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