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烧制玻璃得琉璃 (第2/2页)
攸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罢了,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吧。”敖浩无奈道,反正自己的实验也算是成功了一半,起码做出了半透明结晶体,虽然杂色,但也算是研究方向没有错误了。
接下了就是去除杂色和气泡,起码也要把颜色减少到一种,也就是单色玻璃,等做出了单色玻璃,再研究无色玻璃,接着再研究提高纯度透明性,这样循序渐进,必然可以做出合格的玻璃来。
“今天就先到这里,待我再考虑一下,再来烧制。”看看外面的天色,虽然只熔了两次沙子,但耗费的时间却很长,已经是大半个下午过去了,而且得到的结果也不怎么如意,所以打算先理清思路。
回去之后,敖浩什么其他的事情都没有做,只是坐在摇椅上闭目沉思,努力的在记忆中寻找与制作玻璃相关的信息,记得小的时候见过村子里办的玻璃丝厂,那时候正是流行水泥瓦的时代,这玻璃丝的制作水泥瓦夹层的材料,不过厂子里是采用废弃的玻璃制品再进行制作的,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而且敖浩也没去几次。
那么只能从课本与学校的教育中来寻求答案了,烧制玻璃当然是属于化学的范畴,敖浩把注意力都转移到化学课程上来,仔细的回想。
慢慢的敖浩的回忆越来越清晰,化学是初中开始开设的学科,一直到高中结束,之后敖浩便没再上学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记忆中找到了与玻璃相关的信息,原文是:玻璃中含有
。
找到了线索,再深入记忆,很容易就顺藤摸瓜回忆起玻璃的化学方程式和组成成分,甚至连当时做的习题都被回忆起来,敖浩兴奋得从摇椅上跳了起来。
这个习题就是以玻璃厂生产普通玻璃的相关问题,来考察学生对方程式的理解运用,里面将玻璃的分子组成比例都做了说明,制作原料也有提示,石灰石、纯碱和石英,当然了纯碱敖浩没有考虑,制取虽然可以做到,但没必要那么麻烦,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最多的化合物就是氯化钠,也就是盐。
敖浩决定加盐试一试,再次进行实验,这一次更加仔细,沙子也在上午就让张蛮子清洗过滤,去除了些杂质,又铺开在纸上晒干。这个时代的盐还是粗盐,杂质较多,敖浩特地将粗盐提纯,得到了细盐,石灰石也粉碎成了细小的颗粒。
将原料按一定比例充分搅拌均匀,这才上锅,这一次熔化得更快,颜色也淡了些,唯一不好的是气味有些刺鼻。
等到原料都融化成了粘稠的液体,敖浩用铁棒挑了出来,放到做好的铁盘中,&#
;&#
;&#
;
&#
;
h&#
;m压制成形,等待冷却。
这一次做出来的玻璃,倒很像那么回事,虽然还是带有颜色,但起码颜色均匀,而且色彩单一,气泡也少很多了,整个呈很淡的绿色,透明度也得到了提升,虽然没有现代玻璃那么通透,却也算得上较为理想了。
张蛮子盯着眼前的玻璃,目瞪口呆,双眼放光:“原来制作琉璃这么简单,而且还是最上等的琉璃,我们发财了,发财了。”
“哦?最上等的琉璃?难道你说的琉璃还没有这个好?”敖浩疑惑的问。
“四郎有所不知,这琉璃器物最早是胡人打制,唐人少有制作精良的,更是没有像这般晶莹剔透,这如若做成器物卖出去,少不得要几十上百贯,如果器物造型精美,还能卖得更高。”
敖浩算是明白了,怪不得小说里的主角穿越到古代,喜欢夹带些酒瓶之类的玻璃制品,原来是为了卖个高价啊。
“那也太坑人了,这玻璃的成本才多少,顶天了只值几个大钱,不过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我还是懂的,回头我设计一些摸子,做几个器件卖,我们也别那么坑人,最多也不要超过十贯一件。”敖浩用很是怜悯的表情,善良的说道。
:小子对玻璃的烧制也是一知半解,文中所述是查找了相关工艺之后,假想出来的,盐可加入玻璃的制作中,但至于把纯碱全换成盐是不是还能够制作出来,请专业人士帮忙解答,如果真的不能,我愿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