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洪水预言得佐证 (第2/2页)
攸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敢,请问四郎找我来是有什么事情要问?”原来周大山在家中被卓辉生拉硬拽,可卓辉心中着急,却忘了把事情与他说清楚,不过敖浩的事情他却有听闻,敖氏里能让一个代族长听命的娃娃,想来也不会有别人,疑惑的问道。
敖浩诧异的看了一眼卓辉,他这会正尴尬着呢,看来也才意识到了自己的疏漏。
“有劳周大叔,特地从燕子窝赶了过来,想来过河的时候定是多有不便。”敖浩也不拆穿卓辉,请周大叔坐下请教道。
“可不是么,河水湍急,已经漫过了石板桥了。”看得出来这位周大叔是个实在人,好不客气。
这石板桥敖浩有点模糊的记忆,是用麻石板搭成的,宽差不多一米半,长却只有四米的样子,后世的时候基本上就不算是座桥了,桥底只剩一条两尺宽的沟渠,只是有一样让他在意,这座桥有差不多一米半的高度。
“今天请周大叔前来,只因为近日连降大雨,恐有不祥,我族从北地迁来不久,想请教大叔此地往年可有洪灾?”敖浩郑重的询问。
“请教不敢当,我在这生活了四十余年,每十年左右便有大洪水,所以才会住在山上。”果然不出敖浩所料,周大叔的消息证实了这一点。
“再请教大叔,上一回洪水是何时,有多严重?”
“唉,上一回是本朝初年,此地本也兴旺,当时战祸频繁,又遇连年大水,稻田皆被淹没,房屋更是冲倒不少,以至接连两年颗粒无收,饥荒遍野,这才人丁零落,剩下的也就迁走了。”说到这个事情,周大叔叹了口气,明显有些伤感。
这正是族人迁来之前几年的事情,到现在不正好应了十年之期,难怪本地原来的人口极为稀少,看来形势比自己想的还要严峻一些,敖浩暗中寻思。
“小子这里谢过周大叔,难得过来一趟,还请让我们做个东,午饭便在这里将就一下。”要问的事情问过了,敖浩客气道。
“哪里,那我就叨扰了。”怎么说也是被请来的,还是下着大雨,趟着河水赶过来,吃一顿饭也不过分,况且周大山听明白之后也想知道敖浩会怎么应对洪水,当下也不客气。
午饭自然是卓辉去安排,敖浩继续思考对策,现在有了周大叔的佐证,更是轻忽不得,疏散、转移立马就成了首要目标,财物可以失,人却不能有失。
敖浩中午便在学堂用餐,二姐送饭食过来的时候看到他愁眉不展,安慰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四郎只需尽力而为便是,切不可因此累坏了身体,你现在是族人的主心骨,若连你都愁眉不展,如何给族人以信心,起码现在事情还没到不可挽回的余地,开心一些。”
敖浩知道二姐虽然是出于关心自己,&#
;u
但这话的道理也是没有错的,听后展颜一笑,能有这样的二姐,此生来到大唐也不枉了。
“二姐,姜汤现在熬得怎么样,下午可就要用了。”敖浩笑着问。
“你啊,还真是不晓事咧,有个老神医不用却来差遣二姐,我去找过孙神医了,请他配了怯寒的方子,现在正在熬煮。”二姐用食指点在敖浩的眉心,轻轻推了两下,嗔怪道。
敖浩大汗,自己还真忘了孙老道了,好在有二姐提起,怪只怪这几天老道走火入魔,竟然足不出户,可劲的研究外科手术以及动物内脏的构造。
午饭后,族人陆陆续续的来到学堂,却是卓辉去召集了人手,全都是身强力壮的青壮,其余的则是来探听消息,当然也是希望自己能帮上什么忙。
“大伙想来也都听说了,今天四郎推算到近日连降大雨,洪水将临,此我族自定居以来从未有之事,人命攸关,望大伙打起精神为族里多出一份力,挺过这次灾难。”老族长出去还没有回来,此时卓辉站在前头,望着大家动员道。
这些青壮年,大部分都是跟随过敖浩早锻炼的,所以对敖浩的推测也没什么疑问,再说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哪个敢不相信,全都挺直了身子听着。
“现在就让四郎把接下来的安排说一下,所有人都听好了,四郎的命令一定要好好的给我完成。”看到大家精神头不错,也没有人提出异议,卓辉又接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