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江南木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是一个喜欢想的人。
中午买了肉,玉米,红萝卜,白罗卜,准备煲汤喝。为了省时间,开了火之后,就去洗衣服了。
衣服洗了十多分钟,没听见高压锅的蒸汽声音,觉得不对劲,就跑去看了一眼,没有煤气了。
打电话给煤气瓶上的电话号码,对方听说是小瓶的,说要五点左右才有气。
家里还有两张煤气推销卡,打电话给第一张卡,对方说现在很忙,可能晚点送过来,我问大概什么时候送来,他说三点多。
好吧,没办法只能等。
等到四点十分,对方还没电话来,于是打电话过去问,第一次没人接,第二次提示对方开通来电显示,于是我直接挂了。
再打电话给第二张煤气推销卡,对方说可能晚点,我说大概多久,他说五点多吧,我说好吧,对方挂了电话。
打完电话想起来这声音有点耳熟,想起来之前这个人送过两次气。想着这次应该会送来。
打完电话是四点
分,等到
点
分,天已经黑了,对方还没送气过来,中午的汤还在高压锅里,熬的半生不熟,吃又不能吃,丢又可惜。
只好继续打电话给第二张卡的人,接通了他说已经叫人送过来了,应该快到了。
六点的时候,煤气到了。终于可以开始煲中午的汤了。
……
等送煤气的时候,想了很多事情。
这已经是第三次被拒绝送小瓶的煤气了,三次都是中午听说是小瓶的,就推说没气,问什么时候有,就说下午五六点,大部分时候都是中午煮饭没气了,送来已经是晚上了。
于是多想了下送煤气的为什么不送小瓶的。
首先想到的是,一个城市有
万人,然后觉得太多了,
万吧,
万常驻人口,应该有五万个家庭,就是需要
万瓶气,平均每个月
天,每个家庭用一瓶气,那就是大概每天要送
瓶的气。
假如有十个送气的店铺,那么每天每个店铺每天要送
瓶。
然后又有很多事想,就把这个事忘了,就没多想了。
点汤好了,很好喝。
……
等送煤气的时候,不经想到,为什么不平时跟他们多闲扯几句,留点交情,这样以后送煤气都能送的快点。
以前的几十年人生,我基本不想去维持和维护关系,觉得经常和亲朋好友客套,和街坊邻居打好关系,是圆滑世故的人才做的。
我几乎都是保持一直冷淡的距离,做自己事,不多说无聊的客套话,不经营人际关系。
而现在通过煤气这件事,才明白古代的人情社会是怎么产生的。
因为不单止是煤气,生活中我们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孩子读书要学区房,转校要关系,上班要各种证件,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人好办事,没人瞎忙活。
正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年的人开始经营起自己的人脉,世界变的在情理之中,有情有理。
法不容情,法大于情。难,真难。
人人都自愿守秩序,难,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