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码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曾深入思考过三个方案,但对牛士力却只能勉为其难分享第一个方案供其参考。其余两个方案则不便说,因为他也不难想到,他不主动提,别人还真不好说。
方案一,先投其所好,此为上策。即以石楠喜欢而又靠谱的项目,如绘画足球等来带动文化课学习。当他在特长方面取得成绩,精神面貌有所改观,找到努力方向时,借机将文化课对于他追求理想的重要性告之,如不加强文化课的学习,那么理想也将流于空谈而难以实现。上策虽好,但难度也最大,需要牛士力与佘小莲真正理解并努力贯彻。说实话,我并不相信他俩能做到。
方案二,将石楠转到雨嘉山县去上学,让外公外婆带,初高中也就在那里上。这当然是下策,但仍要强于现在的状况。
方案三,可以说是中上之策,之所以没法向牛士力提,是因牵扯变量太多。既然现在入不了北京户,在房南市有房,还不如将石楠转到房南市上学,佘小莲回来陪读。房南市各种教育培训机构非常多,比在北京实行方案一要方便省钱的多。如果佘小莲忙不过来,可以让石楠外公外婆帮忙。先观察一年,初中则可选民办寄宿学校或花钱选择名校。变量太多,如涉及放弃农村户口、夫妻分居等大事,大事只能靠自己选择,因为别人没义务也负不起责任。
我真是无法理解牛士力怎会产生这样的灵感——找个所谓的“寄宿家庭”将石楠的生活与学习完全托付给那个家庭。
但我相当明白,如果赞成他的想法,他肯定会提出将石楠放在我家,早有端倪。
我诚恳的劝他:多年前你也提过差不多的想法,还记得那时我就对你说过“孩子教育父母不可或缺,&#
;&#
;
s
&#
;&#
;除父母也没谁能负得起责任”,这并不是高深理论。想想,被寄宿家庭即使视你孩子胜于亲生,孩子本能就掂出父母亲友轻重,却难以理解父母亲友之苦心。再想想被寄宿家庭的夫妻俩,决定孩子一生的教育何其重要,谁敢在孩子父母健全的情况下承担如此大责;此外,一个优秀孩子的父母也许最懂得培养一个优秀孩子要花多大心血,如果还能还愿再投入一次的话,为何不生一个二宝呢;还有,被寄宿家庭原来的孩子呢,他的成长会受此影响往什么方向改变呢,能预测和掌控吗。
牛士力听完我关于“寄宿家庭”想法后,话锋一转称还有事,又黯然的说几声“没人能帮我了”便挂断电话。
电话放下了,关于孩子教育这根神经一经拨动便久久不能平复,放不下难释怀。
上午,老婆在群里发了几张石楠和正慧在四姨家与王承德一起学习的照片,她的兄弟姊妹纷纷点赞之余,七嘴八舌便谈到孩子教育问题上。我乘机将与牛士力沟通后思虑良久所形成的观点发到群里:“在教育孩子上,父母不但不可或缺,而且还常常要做出多方面牺牲。若父母固守自己的生活习惯,往往教育不好孩子。孩子早期成长视父母为榜样,因而父母希望孩子长成什么样,便做出榜样给孩子看,身教胜于言传。总之,孩子教育,受教育的应该不仅是孩子,还有父母。父母应该陪孩子一起接受教育,一起成长。”
接着又补上:“这不是一碗心灵鸡汤而是一锅‘麻辣汤’,欢迎大家拍砖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