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是吃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同龄人又没有打篮球的,镇上倒是有个篮球场也有人经常在那里打球。但是陈真现在才小学一年级肯定没有人愿意跟他打,即便是带他玩也肯定不会有多认真。
不过好在学校在“偏远地区体育教育基金”的支持下建起了一座篮球场——也就是在原来操场的两头搭建了两支篮球架,并且保证每天至少一节体育课。
身兼数职的班主任同时也是体育老师,带领全班同学热身完之后,便把唯一的篮球往学生们中间一丢,自个儿溜回办公室会金古梁温咯。
陈真初时不屑和小屁孩们争一个球玩,只站在远处独自训练。
一次球意外滚到他脚边,捡起来正准备丢回去,抬起头瞪大眼睛发现同班的小朋友们像追逐红布的牛群一样向他奔来,稍一愣神球已不翼而飞。
他突然间灵感迸现:这些同学不就是最好的陪练人选嘛!
虽然他们防守不行,但是架不住人多呀!
量变引起质变,这乌压压的一群人追过来就是
的球星也不敢保证自己绝对能正常运球不违例。
而且这些小朋友可不跟你讲什么防守规则,什么生拉硬拽都能使出来,这完全不比一个会防守的成年人来得差。
陈真还是低估了这件事情的难度。他一开始以为最大的苦难可能是自己能坚持多久运球不丢,结果实际操作中才发现最难的是怎么从几十个人手里抢到那个球。
尤其是最开始的一段时间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抢到篮球,结果一拍下去球在半空中就被同学们给抢走了,连一下完整的运球都没能完成。
这时候汗水已经湿透了他的衣衫,看着同学们所到之处浓烟滚滚沙土飞扬,简直就像是非洲草原上的牛群一样,不禁心生敬畏之感。
有了第一次的“美好”经历,再想接着去抢球陈真就吓得小腿肚发抖,但是这一举动关乎到他未来可能达到的运球技巧的上限。
只要是能提升他篮球实力的事情,他视为同生命一样重要,硬着头皮也得冲上去继续抢球。
所谓功夫深杵成针,他从一开始的运一下就被断掉,到渐渐的能坚持那么一两下,再到可以完整的做出一套运球动作,到最后他已经能够通过从录像中学到的假动作来晃开同学们了。
这其中每一次的一小点进步都是用数不清的汗水换回来的,这不仅是成千上万次的运球练习,还有每一次练习背后费九牛二虎之力抢过来的机会。从开始拍一下到能完整的运球他整整花了两年的时间。
但是人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是再逼真的假动作也顶多只能欺骗一两个人,最后还是要被数之不尽的人海给淹没,就好比在原子弹面前任何的闪躲都是无用功一样。
陈真为了能延长运球的时间,运球的动作开始渐渐的变形。脑子里面只牢牢提醒着自己不要违例即可,其余什么晃动都成了狗屁。
到了最后他运球就像是在跳舞一般,同学们围在他旁边就是抢不到他手中的篮球。
从操场西面的小山坡上看下去感觉陈真就像个西班牙斗牛士一般,只不过西班牙斗牛时通常只面对一只愤怒的公牛,而陈真面对的则是几十个抢红了眼的同学。
如果有专业人士看见陈真现在的运球的话,可能会惊的下巴掉在地上,因为他已经完全脱离了运球的范畴,感觉就像是在走路一样自然而然。
篮球就像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是在听从他的意志。这有点像是武侠小说里的太极功夫,完全脱离了一招一式的运用,讲究的是随心所欲变化无穷。
这不叫实力,这叫天赋!是任何人花多少时间都学不来的东西!
陈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虽然是努力的结果但也少不了运气的成分!
或许能找到像他一样既热爱篮球又肯吃苦的小孩,但是肯定没有像他这样肯钻研的精神。
因为一般人只有长到一定年纪以后才会深入研究表象背后的原因。
而第二个促成他运球天赋的原因就是,每个星期有四节课的时间,八十个同学里面有五十个同学愿意满场飞奔不知疲倦的追着球跑还不感觉腻歪。
要知道这种机会简直就是千年难得一遇,堪比武侠小说里面主人公的奇遇。
首先有这么多人陪你练球就已经非常难得了,除非是亿万富翁,否则就算意识到这种方法也雇不起这么多人,要知道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持续了两年多的训练。
其次小学生的实力对陈真来说也是正正好好起到了锻炼的作用,如果是再大一点的话可能就完全没有效果了,这就叫做过犹不及。
再来说也只有村里的小孩才会对一个小小的篮球这么执着,如果是城里小孩可能每个人捧一个篮球,就算篮球不够也可以打羽毛球乒乓球甚至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