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只有穷病二 (第2/2页)
第七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费用的问题你先不担心,国家有相关扶贫政策,抽空去你们村委会开贫困证明来,这些费用你都不用再管。越拖病人就越严重,那会就真没得救了!”这些年,国家对很多地区都开展了精准扶贫,公立医院也充分调动起其天生的公益性一面,让那些因为贫困便得不到救治的惨剧大幅减少,可是赵英焕还是会时不时看到这样的景象。
病人撑不下去了,血氧饱和度越来越低,不能再和家属啰嗦下去了,尽管家属始终拿不定主意,赵英焕还是拿出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给患者胸部皮肤消毒后,准备置管。
一直摇摆不定的家属却在这时开口了,“医生,我们不治了,现在就回去……”
赵英焕有些错愕的回过头,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为何家属这样轻易的就要放弃相濡以沫的丈夫,他得的又不是绝症,明明有得救的。
“听家属的。”一直在旁边看着赵英焕操作的赵英焕开口了,“她不愿意再治疗可以,先让她把字签了。”赵英焕听到他语气平淡,完全听不出任何感情起伏。
在家属签署放弃治疗后,赵英焕看着这个中年男子被抬出抢救室,家属已经把氧气管也扯下,此刻他圆睁着双眼,嘴唇和鼻翼还在拼命地翕动着,像一条被抛上岸的鱼,在生命的最后仍不甘的鼓动着鱼鳃,做着垂死的挣扎,只为能呼吸到一点氧气。
赵英焕也在尝试着去理解,尽管已经给她说明不需要她现在去交费,她却仍然拒绝去安装闭式引流的决定。不安装的话,他撑不了太久就会死亡,而如果安装了,即使没有后续的治疗,病人也可能在这种煎熬中活相当长一段时间,和他一样痛苦的,还有他的家人。
所以,长痛不如短痛。
有人说医生当久了,会变得越来越冷血和麻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赵英焕也开始慢慢认同这个观点,至少他觉得郑良玉是这样的。
他刚来急诊科的时候,郑良玉教育他“医者仁心”,可是在见惯了这样的场面后,郑良玉比谁都会审时度势。因为在急诊科工作,这些因为无钱便放弃治疗的案列就变成了郑良玉的日常所见,同样的,在急诊科工作,就由不得医生悲秋伤怀,否则这个工作根本没法干下去。
在这个坠楼病人被家属放弃治疗后的没几天,赵英焕就又接到类似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