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沈进文坐在办公室里,处理着西北的政务,这是他每年的例行工作。【首发】

战后的西北,呈现出了空前的繁荣。沈进文每日脸上都挂着欣喜的微笑,这场战争西北政府赢了。

战后的西北政府,不仅取得了国际地位。而且内部商品市场也走向了空前的繁荣,内部凝聚力更是高得一塌糊涂,内部矛盾则是非常低的。

当然矛盾不可能被彻底消除,在生产力还不够高的时代,矛盾一旦被彻底的消除,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了。温和的矛盾,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这种温和矛盾,就是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资本家受政策制约,无法肆无忌惮的剥削工人。而财团通过垄断的方式,又有最先进的生产力,也不需要把工人剥削得太严重。财团可以给工人八小时工作制,政府也可以给工人较为全面的福利。

就在这时,移民局局长进了办公室。

“移民进展工作如何?”沈进文问道。

“各省的移民紧急招募中,移民工作进展得极为迅速。只要半年时间,我们向西域省的移民规模就可以超过

万。”移民局局长拍着胸脯保证道。

“很不错。”沈进文点头肯定道,移民局局长不由露出欣喜的表情,对他来说,移民局的工作太简单了。根本就不需要花多大力气去宣传,各省老百姓就拖家带口的往西域省移民。

对于西北政府来说,移民工作并不困难。政府只需要建立行政体系,并建立教育体系,以及负责一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就可以了。

其他的粮食供应、医疗保障、住房问题西北财团会去解决。

按照计划,西北政府将在三年内向西域移民

万人口,以西域省

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平均下来每平方公里只有

个人,这样的人口密度算小的了。西域省可以轻松的容纳这些人口。

对于大汉民族来说,西域省无疑扩宽了生存空间。

这次移民主要是从西北行政体系之外的省份招募移民,并不是直接将西北地区八千万民百姓中移民一部分人过去。主要是因为西北政府要抢人,西北人越多,市场越繁荣,工业越强大。

北洋政府及地方军阀统治下的各省,民众就算是有钱,也无法保障手里的钱不被人坑走,也就无法最大程度的拉动制造业。而让他们到西北政府的行政地区来,就可以拥有更高的收入,也就能够具备消费能力,从而拉动制造业。

而西北地区虽然现在有八千万人口,对生态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但是在二三十年内还是可以支撑的,因此不需要将西北的工业转移到西域省去,从而使西北民众移民到西域省。而是直接用其他省的民众移民到西域省,在西域省再建起更多的工厂。

再则中国各省人口太多,制造业又不发达,造成人口压力很大。从其他省将人口迁移掉一部分,也能缓解其他各省的人口压力。

树挪则死,人挪则活。

移民到西域省的各省民众根本不需要担心生存问题,西北政府及西北集团会给与最充分的保障。

当然西北地区也需要调一部分的技术工等群体过去,还有施工队什么的,也必须过去。不过这些人大部分并不是定局在西域省。

万的移民指标完成后,西北地区的人口可以超过

亿人,再加上华东地区的上海、浙江、福建的

万人口,西北政府的体系下,将有

亿的庞大人口。

而此时西北政府的地盘,已经比北洋政府实际上、名义上负责行政的地盘还要大了。

本来西北就广袤,加上漠南、漠北(蒙古)及西域省,地盘自然是比关内各行省及东北三省加起来还要大。

相当于西北政府掌控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已经比关内及东三省还要多了。人口方面比不上关内,这自然是因为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不足,本身就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能发展到有

亿人口的规模,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或者说,

亿人口已经快要接近极限了。再多的话,西北首先容纳不下那么多的工厂,因为水资源不够。工厂不够,就业就成问题。

所以西北政府才要向华东扩张。

战时生产中,上海、浙江、福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量的基础设施被建设了起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很多铁路被修通了。路通了,经济就随之可以发展了。

西北的轻工业开始大量向浙江及福建转移,其中以浙江最多。而西北则保留重工业、军工业等产业。

轻工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比较大,而且工厂繁多。在华东地区显然更加适应,这些轻工业转移到华东之后,西北的生态压力就可以大大的减轻了。而华东地区的经济,在浙江、福建两省带动下,也将形成一个辐射区,对周边省份的经济产生拉动效应。如轻工业的原材料生产,关内各省都能做。

其中纺织业的原材料生产,西北是有极大优势的。

新疆、西域省都有大量适合棉花种植的土地,而且产出的是优质棉花,拿下西域后,中国基本上不缺产棉地。

此时的中国,农村自然经济还是有很大残留的。民国时期有

%的土地用于种植棉花,而且分布于各省,产业分工并不是完全明确。

而西北经过多年发展,此时土地基本上都交给垦殖公司进行经营,只有那些不适合大面积管理的土地依旧在地主和自耕农手上。不过西北的自耕农已经急剧减少了,因为自耕农的收入没有工人高,很多自耕农都把土地卖了进城镇当工人去了。

土地被大量集中后,就可以用最为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生产。

西北集团此时正在搞机械化农业,对俄战争一结束,农机厂开足马力,全力生产各种机械化农机。

沈凝云则在西北集团总部,和西北集团的智囊团们商议产业分布。

就向西域省投资工业的问题上,西北集团的智囊团出现了一定的分歧。

一部分较为保守的财团谋士们认为,西域省没有地利,又临近俄国,很容易遭受战火的威胁。一旦战争在西域省爆发,那么工业将被大面积摧毁。他们认为应该在西域省发展农业和矿业,然后将资源运回西北再进行加工。

另外一部分则认为俄国不足为虑,不应该放则西域省的大好工业环境而不建设,而且西北各省当中,甘肃和陕西两省的工业容纳能力不是无限大的,西北工业应该向外走。

沈凝云最后还是决定向西域省建设工业。

因为沙皇俄国确实不足为虑,他尽管担忧未来的苏联,但是苏联要想拥有强大的战争能力,不埋头发展个二三十年也是不可能具备的。

苏联之所以能够强大起来,首先是因为苏联有足够庞大的国土面积,进而有足够多的资源和人口。但这并不能使一个国家拥有强大的战争里。再则是因为苏联的统治者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疯狂的建设重工业,但没有技术和人才也是白搭。苏联的发展是因为

年时世界经济大萧条,苏联从美国等国家中获得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及工业人才,才使苏联的工业有了迅猛的发展。最后,则是政治因素,二战过程中德国表现得太过强悍,使得美国等同盟国不得不将坦克飞机等技术支援给苏联,让苏联去牵制德国。

苏联的崛起,是多方面的。

而苏联刚成立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很挫的,只是士兵具备强悍的战争意志,将俄国人好战的天性发挥了出来。

因此在西域建设工业,受沙皇俄国的威胁不大。而苏联方面的威胁,起码得等他们再发展十几年。

在苏联成立后的十几年中,********同样也会发展,并且只要苏联表现出向西域省进攻的倾向,西北政府可以直接先发制人,将战场推到苏联境内,而不是让战场处于西域省,如此一来战争打完后的烂摊子是苏联人的,不是********。

而且苏联会不会出现还是两回事,苏联出现后,********也可以对苏联进行打压,此时西北国防军绝对有这样的能力。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日特战狙王

抗日特战狙王

一池清墨
抗日特战狙王简介: 中华民族遭受侵略,民族危难之际, 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何须马革裹尸还!
其它 连载 7万字
红色警戒下的苏维埃

红色警戒下的苏维埃

八骏竞技
红色警戒下的苏维埃简介: 我们的的苏联将统治整个世界;整个世界都将屈服,我们将主导一切,每个角落都将响起十月颂歌,苏维埃的巨熊来了! 所有的人都站在这里,我们已经征服了世界,你们应向我们鞠躬,向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乌拉!!乌拉!! 当这首歌曲响彻世界的时候,当苏维埃的旗帜飘荡在上帝头上的时候,莫然承受的所有委屈、咒骂、憎恶、仇恨……一切都无所谓了。 这一天,他可以向世界骄傲的宣布,我就是苏维埃
其它 连载 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