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万里鹏程 (第1/2页)
尹四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吕华荣本还想给白玉双娇留些时间,拖些时日在找到尹君正,没成想尹君正从韩涞玉口中得了消息。
尹君正托付吕华荣,将受了伤的弟子帮着送回到云阳宗,其他弟子也不用跟着,一并回云阳。
此次下栖云山,云阳宗可谓连遭不测,若带着这许多弟子,万一再遇到鬼方宫或是其它什么祸端,徒生许多麻烦。
交代完了也不等吕华荣答应,翻身上马,领着五个中了七日追魂丹的弟子,向崆峒山去了。
眨眼间尹君正便奔出了几里地,四十里铺本就离着玄清观不远,尹君正骑马赶路,也就一个半时辰便到了崆峒山脚。
徐大先生与莺莺本就不想招摇过市,此时两人将口鼻捂的严实。
现如今天寒地冻,老百姓都是这般,省的冻了口鼻,自也没有人再去多看他们几眼。
莺莺这几日也是心情大好,不管怎的,都是要见到张尘封,心里自然高兴。
就这般两人走了两日到了一地,离着咸阳城还有一百多里,唤作是‘武功县’。
地如其名,‘武功县’之中的百姓都崇尚武道,十家中倒有七八家是会功夫。
此地百姓虽崇尚武学,但真正精于此道,成了高手的却是没得几人。
百年间,成了名的也有一人,此人与徐大先生也算同辈。
这人一身金钟罩铁布衫的功夫,名叫‘程焕之’,生的黝黑,一身横练功夫,刀枪不入。
程焕之初入江湖之时,便连挑五帮十三门的三省七个堂口。
五帮十三门倒也不是江湖上的门派,但势力着实不能小视。
五帮十三门最初是沿江百姓,为抗击水贼流寇自发而成,几百年的发展却也成了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
五帮十三门虽不是江湖门派,但各门各堂等级也是森严。时间久远自也张罗了一批武林高手。
所为的五帮十三门倒并不是真的就有十八个门派,只是一共有十八个堂口,历任总舵主称之为‘舵爷’。
当代堂主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不知真名真姓,就是叫舵爷。
有江河渡槽的地方便有他们的据点,实是不可小视。
一旦沾上了他们,那便最是麻烦不过,便如跗骨之蛆。
虽都是商帮,但他们与万字头又颇为不同,做的勾当多是上不来台面的走私营生。
程焕之怎的又和五帮十三门的杠上了?
林子大了自是什么鸟都有,只因他们贩卖私盐,但却在盐中加了土砂以坠份量,坑害百姓。
这程焕之方出道也是嫉恶如仇,便去理论,怎知一言不合便打了起来。
五帮十三门一向同气连枝,牵一发即动全身,结果这程焕之连挑七个堂口,势头之胜,江湖上一时传为佳话。
最后不得已,总舵主出手,传闻程焕志在舵爷手下,却是三招都没走过。
也不知那舵爷是什么来路,就是连各分堂主也没有几人见过其真容,堪称神龙见首不见尾。
自此这程焕之战败,却也不知去向。有说是被五帮十三门杀了,也有说他方出道便被被人一招挫败,自此隐居,说什么的都有。
程焕之一败,倒将五帮十三门的江湖地位提升不少。
时日久了,再去提程焕之的人也便少了,就像是昙花一现。
江湖就是这样,成王败寇,能让人记住的都成了人杰,被人忘记的总是弱者。
这也是为什么,将要盟主大选,江湖上已然生了许多事端,各门派明争暗斗。
说到底不,都是为了一个名利。
名利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仍旧使世人前赴后继。当真应了那句‘争名夺利几何休,早起迟眠不自由’,到头来苦的还是局中之人。
傍晚时分徐大先生与莺莺便到了武功县,武功县依山而建,不通大路。
进门便是七八丈宽的大石门楼,上面刻了‘武功镇’三个大字。
镇子不大,倒也安宁,没有什么流寇马贼来这里生事的。
十家有七八家都是练家子,但也不知为何,行走江湖的却少,练功倒成了强身健体的行当,倒是有趣。
前来拜师学艺的倒是不少,所以这镇子中的外来人也是络绎不绝。
来武功镇拜师,也不用你交银子,能帮着做活便成,管吃管住,也算民风淳朴。
徐大先生与莺莺进了武功镇,见的第一人,便是一个老汉牵着牛站在道旁。
看老汉年纪许有六十上下,徐大先生早下了马,上前拱手搭话道:“老哥,叨扰了,咱们是外乡过路的,不知此间可有客栈投宿?”
那老丈抬眼看看了徐大先生:“后生,瞧你这话说的,客栈自是有的,若不然来来往往的住到哪里?”
张嘴却唤徐达‘后生’,自是以长者自居。
徐大先生也有四十七八岁,年龄说不上太大。
现今成了‘后生’,徐达倒没得什么,莺莺却不乐意,当下便想要上前理论。
谁知还没下马车,便听有人喊道:“爷爷…爷爷,您老人家怎的还在这里,赶快的回去吧,都等着您回去吃饭呢!”
顺路看去,来了个汉子,但这汉子怎的都得有四十多岁,从脸上的皱纹就能看得出来。
何止是莺莺,徐大先生也是骇了一跳,这汉子叫眼下的老丈爷爷。
看着汉子年龄,他爷爷怎的不都得八九十岁了,可眼下这老丈总也不像这般大年纪,武功镇果然是卧虎藏龙。
那老丈回头一看,是自己孙子,便道:“臭小子,这般冒冒失失的做什么,叫人家看了笑话。
老子若饿了,还不会回去吃饭是怎的?没看我出来溜溜大黄,这几日大黄胃口不好,吃不下食!”
说着也不管徐大先生,像是被孙子扫了兴一般。
原来这老丈竟是在溜牛,不知道这老丈年纪还没的什么,但此时知道了老丈的年纪,便觉这老丈哪里还能牵的动牛。
放过牛的都知道,都说倔牛倔牛,那自有道理。
牛要是撅了脾气,那是赶着不走打着倒退。
老丈一个不留神,还不将老胳膊老腿拽的折了。
怎知这老丈牵牛要走,黄牛还真是倔牛,杵在道边不动。
怎知老丈却是抱住了牛脖子,用力一拽,生生将老黄牛拖着走,好生了得。
老丈临走几步,好像想起来徐达在打听客栈。
便转头冲徐大先生说道:“后生,你们往前走,过了街角右转。
再过两个街口就到,那家的客栈,最是干净实惠!”说完便跟着孙子去了。
徐大先生摇摇头,心里觉得好笑,竟是看走了眼,老丈定是身怀绝技,内功醇厚。
莺莺看的也暗自咂舌,心想:“人家孙子都这般大年纪,叫爹爹‘后生’那自是没的什么,亏得那老汉的孙子来的及时,若不然真就丢人了。”
二人便依着那老汉指的路,一炷香的功夫果然寻到一家客栈。
客栈门面不大,但却干净,门口牌匾上写着几个大字,定睛看来写的是‘万里鹏程’。
徐大先生心想:“看来那老丈说的不错,这客栈却也气派!”
两人下了马车,就有跑堂的伙计出来接过了缰绳,满脸堆笑问道:“客官,打尖还是住店?”
伙计生的倒精神,徐大先生回道:“劳驾小二哥,咱们住店,今个在这里住上一宿,劳驾将这马下了套,喂上些草料,明个还要赶路。”
“好嘞,您就等好吧!”
小二又冲着屋内喊道:“贵客两位,里边请…”
进了客栈,又有人来招呼他们,徐达打眼一扫,大堂里有十来张桌子,现今已经有四五桌人在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