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著作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不弃这才缓过神来,连忙焚香,并跪拜了起来,随着他的头重重的磕在地面的石板上,赵不弃已是泪流满面。
“你的父王乃是一代贤王,当年谁不敬仰,那时朕只是先皇膝下一个极为普通的皇子,皇兄在朕的心中犹如高山不可仰望!”。
“那为何......”,赵不弃心中一痛,话刚开口就说不下去了。
理宗当然知道赵不弃所指何事,沉默片刻后,闭目说道:“王兄出身不久就是皇储,而且一直都是宗室皇子们的楷模,朕从来没有想过能够登上大宝,然而帝冕却意外的戴在了朕的头上。既然坐上了帝座,就会日夜担心坐不安稳!当年湖州人潘壬、潘丙兄弟造反,又与淮北忠义军首领李全勾结,打着拥护济王称帝的旗号,号称水陆大军二十万直扑京师。一时间造成了京畿危机,骁卫营又搜出数封皇兄与潘壬交通的书信,朕岂能不信?诏令皇兄自尽以绝叛贼之望是朕的旨意,二十多年来,朕心中每每为此日夜不得安!然而查抄王府朕实不之情,得到消息后,也多方查找王嫂与你的下落,这些都是实话,朕没有半句隐瞒。朕不敢奢求王侄的原谅,但是如果时光可以倒回,朕宁愿让出宝座!”。
赵不弃盯着闭目悲痛的理宗看了良久,一腔怒火居然发不出来了。
理宗睁开眼,看着赵不弃问道:“这些年你是怎么过的,王嫂现在何处?”。
看着一脸诚恳的理宗,赵不弃的心志渐渐放软了,“母亲将我托付给了一个室外高人,然后投井殉死了!”,想到此节,赵不弃再次落泪。
“什么?”,理宗一惊,随即叹息道:“王嫂原本就是个刚烈之人,她与皇兄乃是一对璧人,当时众皇子们谁不羡慕!”。
见到赵不弃沉默不语,理宗继续言道:“如今王侄回来了,朕万分欣慰,朕即日便让宗正寺将你的名字写入玉牒,朕要让你承袭王兄的爵位,对了,朕太糊涂,到现在还不知道王侄叫什么名字?”。
赵不弃先是一惊,随即摇头坚定的说道:“我叫赵不弃,我虽然姓赵,但并不想入籍宗室,官家还是不用费心了!”。
理宗一愣:“不弃,不弃,好名字,不知道你的名字是你母亲所取还是那位高人,这是让你不放弃王兄的志向啊!不弃即为皇家血脉为何不入籍宗室?”,理宗神情突然黯淡了下来,缓缓的说道:“你可知道,朕的几个儿子都是纨绔庸碌之辈,王侄英武不凡,等朕百年之后,皇位也许要传给你的,这天下...这天下原本也应该是你父子的天下!”。
赵不弃大惊,“我闲云野鹤惯了,绝不是贪念权位之人,官家刚才的话,我实在不敢听,就此告辞!”,说完转身就欲离开。
理宗见状连忙说道:“不弃慢走,如今蒙古撤出河南,正在集中举国之力准备西征,这正是我朝收复故土的大好时机,你的身上流着赵氏的血液,难道就不愿意帮朕,不愿意为社稷效力吗?”。
赵不弃闻言愣了一下,保境安民,匡扶社稷,恢复汉家江山,这些本就是先师对自己的期望。赵不弃随即转过身来,对着理宗说道:“两年前,我得知自己身世,又知道先师确有让我不忘重振山河的意志,我愿意为百姓为社稷效力,但官家刚才说的入籍宗室,我绝不敢从命!”。
“也好,也好,暂时先不管这个,朕要封你为大将军,让你率领王师收复失地,如何?”,理宗略显兴奋的说道。
赵不弃摇了摇头,缓缓道:“我没有领军打仗的本领,更没有运筹帷幄的智谋,只是空有一点拳脚功夫,也在北方与血魔交战过,如果官家真的以江山社稷为重,我到是有一些建言!”。
“好极,好极,血魔军团正是朕一直寝食难安之事,不弃居然与血魔交战过,这是天意,更是社稷之福,说吧,有什么建议,朕一概照准!”,理宗说道。
“经过我几年来的经历,发现血魔畏银,陛下可下令打造镀银的兵器分发给将士,以被不时之需。另外,在楚州还有一百多随我南下的勇士,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除魔队员,但如果要与蒙古开战,必然要应对血魔,这点人数远远不够,官家当允许我自行募兵!”。
理宗听完,沉默了片刻,说道:“第一条好办,朕即刻就可下旨,以举国之力打造镀银兵器。只是这第二条...自太祖立国以来,朝廷就有定制,文官节制武将,民间不可建立武装。朕觉得不如用朝廷的名义,建立新军,在楚州的除魔队员纳入其中,而这支新军将由你率领,无需受他人节制,你看如何!”。
赵不弃思虑片刻后,觉得也只有这种折中的办法了,于是微微言道:“我只想除魔保民,并不想有什么官职在身,新军成立后,自会上疏朝廷,军中自有为将者。”。
理宗点头同意,然后想了一会,说道:“楚州不是用武之地,自古南征北伐多半交锋于襄阳,朕意图收复中原,主力大军也准备由襄阳出发,等新军成立之后,不弃可以移师襄阳!”。自古南北分裂,通常都已秦岭淮河为界。秦岭重峦叠嶂不适合行军,淮河与长江间水道纵横,犹如蛛网,每条水道就是一处险要,过得了淮河想要扫平这层层水道难度太大,当年前秦天王苻坚的百万大军,就是在淝水惨败的。所以秦岭与淮河之间的襄阳,就成了兵家必争的咽喉之地。
赵不弃点头赞成,随即突然又说道:“我还有一事相求!”。
“不弃快说!”,理宗连忙说道。
“家母的坟还在建康城外,陛下能否派人把家母遗骨迁入家父的王陵,让他们葬在一起!”。
“正该如此,朕怎么没有想到呢,王嫂的坟具体位置在哪里,朕马上派人陪你去往建康!”,理宗说道。
“不,我不能出现,因为我不想自己的身份被世人知晓,请官家体谅......”。
“好吧,就如你所愿!”理宗颇感失望,随即又说道:“朕再赐你一道御赐金牌,在你需要时,凭此金牌,地方上一切资源将听你调派!”,理宗伸手从怀中掏出了一面金灿灿的圆牌,上面写着“御敕之宝”!
赵不弃思虑片刻后,双手接过了金牌......
过去的十几日里,赵不弃暗中潜伏在宗正寺与礼部的队伍附近,看着他们将母亲吴氏的遗体迁往了临安城北的镇王陵安葬,皇家宏大的祭奠结束之后,赵不弃独自一人前往镇王陵祭拜了自己的父母,然后寻了一艘货船,向楚州赶去。
几日之后,赵不弃回到了楚州,此时当地官府早已接到朝廷的诏令,城外众人因此得到了极大的礼遇。
见到赵不弃归来,大家都很开心,李文焕迫不及待的要展示自己这段时日功夫上的精进,&#
;&#
;u
.&#
;而喜儿与芸娘也手牵着手一直“叽叽喳喳的在旁说个不停”。其实当日,芸娘被长江会送往楚州之时,喜儿得知是赵不弃托人护送来到,心中本来还有些醋意,但是得知芸娘悲惨的身世,加上芸娘兰心蕙质,又极其通晓人情世故,便真心疼爱上了这个妹妹,两人从此姐妹相称,感情羡煞旁人。其实芸娘的温柔懂事,不光是喜儿与之交好,除魔队众人个个都非常喜欢。
芸娘来到楚州之后,受到了大伙发自真心的关爱,从小跟着爷爷四处卖唱的她,第一次体会道家的温馨。但是他还是心里思念着赵不弃,一会儿担心他遇到危险,一会又担心他留在临安不再回来了,现在见到了心心念念的赵不弃,怎能不开心呢!
赵不弃见到众人也很高兴,他们互相诉说着分别这些时日的见闻,可是赵不弃却发现李彪与公孙穆之不在营中。原来公孙穆之陪同陆秀夫前往泉州公干已经数日,而李彪现在却得了疾病。
喜儿言道:“赵大哥不用担心,郎中已经诊断过了,李大伯是得了痢疾,当年在大同,喜儿爹爹也是患了此病,后来不就好了吗!”,从大同府外的牛首山上,喜儿就称呼李彪为李大伯,如今仍是这样习惯的叫着。
李文焕在一旁接口道:“我们已经按郎中开出的药方用药了,想必义父很快就能痊愈!”。
赵不弃与众人来到李彪屋里,见到躺在床上的李彪,两人交谈一阵后,赵不弃随手拿起桌上郎中开出的药方看了起来,片刻后突然大惊道:“对了,正是如此,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