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著作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马良给全真众人留下了二十多匹良马,可以让他们换乘而行,又丢下了许多干粮供众人食用。全真众人十分感动,问起赵不弃如何认识此马商,得知事情原委后,纷纷感叹不已。
就在马良离去的一个时辰之后,果然听到大队骑兵的马蹄声,想必追兵已经跟着猎鹰向马良方向追去了。等到马蹄声渐渐远去,全真众人赶紧出得树林,继续朝西南方向驰驱。加上自己原本的马匹,如今他们一人配有四匹马儿,一路上不断换乘,却实要快捷很多,也再也没有蒙古追兵的出现,十来天后众人终于离开了草原,接着渡过黄河,前后一个月终于回到了终南山重阳宫中。
再说马良,马队一路奔驰近百里后,终于被博尔术的大军追上,马良等人跪俯在地上唯唯诺诺,佯装一无所知。一见追错了人,博尔术大怒,但也无可奈何,他只能怀疑是猎鹰从一开始就追踪错了目标,只得在大发一通脾气后率军回程,而马良等人最终也安全的回到了中原。
博尔术回到王帐,心中一直惴惴不安,但是却发现蒙哥已经安全返回了,他自然也没有受到责罚。而蒙哥回到王帐后,便向托雷转达了马钰的话,托雷沉默良久之后,便去禀告了铁木真。
铁木真虽然极度愤怒丘处机的逃脱,但是既然现在掌教的马钰如此说了,他却是愿意相信的,因为全真七子的信誉他还是了解的,况且全真七子总不能不顾全真教近千教众的性命。他考虑良久后觉得,要取天下最好还是不要与全真教为敌,那样对收拢民心大为不利,毕竟总不能屠尽全天下的人吧,于是只得接受了这个事实。
此时的天下已经大乱,黄河以北、潼关以西都被蒙古占领,到处都是化为焦土的城镇,而位于秦岭终南山中的全真教祖廷——重阳宫到是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在终南山附近避难的民众更是成千上万,马钰派教众对他们施以帮扶。
转眼时间已到深秋,一日晚间,赵不弃被叫到丹青庐内,所谓丹青庐乃是丹阳子马钰休息之所,马钰继承掌教一职后,并未搬去华清殿居住,晚上仍是回到丹青庐中休息。
马钰生性淡泊无为,丹阳庐中也如他心性般十分简朴,赵不弃进入庐内,看见马钰正在打坐,也不敢打扰,只是站在一旁安静的等候。良久之后,马钰睁开眼睛,赵不弃连忙行礼“拜见掌教师兄!”,马钰连忙扶起,说道:“此处不避拘泥礼数,你先坐下!”。
其实赵不弃也在疑惑大师兄晚上召自己来到丹阳庐是为何事,只见马钰恢复到打坐的身形,然后微微言道:“不弃,你自幼长在重阳宫,虽为俗家弟子,定然熟知我教宗义!”。
赵不弃正声道:“我教主张儒、释、道三教圆融、识心见性、独全其真!内修以忍辱含垢、苦己利人,外修以济世度人、锄强扶弱......”。
“好好好!你说出了本教宗义的精髓!”,马钰赞叹一声,随即言道:“其实不弃你有所不知,先师重阳真人年轻之时常常以华夏正朔子民自居,他视金人如仇寇,于是在关中率众起义,要恢复汉家天下,由于金廷势大,起义失败。先师在逃亡途中得遇异人,传授修炼真诀,先师在南时村筑穴闭关,号称‘活死人墓’。闭关两年之后,终于参悟,于是先师改名换姓,游历天下,又收了我们这七个弟子,以此建立全真教!先师参透天机,认识到世间生灵,万物平等,没有什么汉胡之分,所以不再牵扯国族之事,但济世救人、除弱扶强乃是道之所在,我教自然义不容辞!”。
赵不弃听完,深深的点了点头。马钰继续说道:“不弃自幼长在终南山,学在终南山,是否也曾困惑为何先师只肯收你为俗家弟子,不愿让你出家?”。
赵不弃听到马钰如此相问,立刻言道:“正是如此,我确实始终不解为何如此,不过等我意识到的时候,恩师已经去世了,后来又问过几位师兄,他们都是摇头不语!”。
马钰抚须微笑道:“其实先师之所以这样安排,是有原因的,其中也包含了他老人家对你的期望,让我先给你讲个故事吧。”,看着一脸疑惑的赵不弃,马钰缓缓的讲了一个故事。
“女真族崛起于辽东白山黑水间,为了反抗契丹人的统治,他们遣使渡海来到中原,请求宋国夹击辽国。宋国与辽国自从澶渊之盟后已经相安无事近百年,契丹人自从进入中原已经逐渐汉化,两国基本维持着和平相处。但一心想收回幽云十六州的宋徽宗不顾群臣反对,依然联金灭辽,最后导致了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俘,中原沦为金国所有。高宗皇帝在临安重建宋廷,然而他早已被金国吓破了胆,为了可以偏安江南,于是听信秦桧的谗言,十二道金牌召回了北伐大胜,正要直捣黄龙的岳武穆,然后又用秦桧之计冤杀了他。
孝宗皇帝继位后,为了收复故地、废除“绍兴和议”,他在位二十多年间数次主导北伐,但是由于后方掣肘加上用人不当,屡次败于金国,并且签订了更加屈辱的协议,不但割让唐、邓、海、泗、商、秦六州之外,与金国的关系也由绍兴和议时的君臣变为更加屈辱的叔侄关系,史称隆兴和议。
宋绍熙五年,光宗皇帝被权臣韩侂胄联合高宗的吴皇后废黜,年轻的宋宁总赵扩登基。宁宗皇帝作为皇子时就心怀北伐,登基之后,他罢黜主和派,重用主战派,朝政遂被韩侂胄把持。不久之后,宁宗皇帝为岳飞平反,追封其为鄂王,又削去秦桧死后所封的申王爵位和“忠献”谥号,改谥“谬丑”,再下诏追究秦桧误国之罪。然后他任用韩侂胄主持北伐,史称“开禧北伐”,然而金国早已通过宋廷的细作获悉了宋国意图北伐的消息和路线,沿途设伏布防,韩侂胄也刚愎自用,他阵前换将,西路军主帅吴曦更是投敌叛国,北伐再次惨败,宋廷不得不再次与金国议和,史称“嘉定和议”。韩侂胄因为金国的要求而被主和派暗杀,此次议和割地赔款、增加岁贡不算,之前两国君主的称谓由叔侄变成了更为屈辱的伯侄。
嘉定和议之后,宁宗因为北伐胜利、丧权辱国而一直郁郁寡欢,从此不问朝政。主和派权臣史弥远因此独霸朝纲,宁宗的太子济国公赵竑一直心怀大志,他时刻以恢复故地来激励自己,并且对于史弥远卑躬屈膝于金国十分不满,曾经说过“我日后得志,必当让史弥远远戍八千里!”。谁知此话却被史弥远安插在太子身边的宫女秘密告知。
史弥远知道如果让太子登基,自己绝不会有好下场,于是联合杨皇后假传遗诏,就在宁宗皇帝病亡时改立沂王嗣子赵昀为帝,也就是当今的宋国皇帝,赵竑错愕不已,但也无可奈何。
之后,赵竑被封为济王,迁出宫禁,监视居住。但史弥远仍然不放心,于是在第二年,借口湖州人潘壬造反,诬陷赵竑与之勾结,逼迫其自尽,然后再派人抄家,意图加害赵竑后人。
赵竑的王妃吴氏,在家奴的掩护下,带着尚在襁褓中的赵竑独子逃出临安,颠沛流离十几日后,在建康府陡岗村遇到前来传道的先师重阳真人。吴氏将幼子托付与重阳真人,跪拜之后便投井殉死。
重阳真人感其忠节,将吴氏打捞上来安葬,并把此幼子带回终南山中抚养......”。
故事说道此处,赵不弃已是泪流满面,他当然猜到此幼子就是自己,怪不得自己姓赵。
马钰看着即吃惊又悲伤的赵不弃,停顿片刻,继续言道:“想必不弃已经猜到,此幼子就是你,没错,你就是宁宗太子赵竑的子嗣,先师为你取名为不弃,就是要你不要放弃先太子的信念以及汉人恢复山河的志向!之所以只收你为俗家弟子也是为此,全真教出家之人可以不问国族之事,但你身为宋朝宗室血脉,守土安民却是你的责任,也是你的使命!”。
赵不弃擦掉眼泪,略显气愤的问道:“师兄为何现在才告诉我此事,我又该如何守土安民呢?”。
马钰叹息一声,言道:“之所以没有一早告知你的身世,也是先师的意思,他怕你受身世牵绊,不能安心修行,如今你已弱冠,经过这一年的历练,众师兄们也都对你相当满意。你不但贯彻行侠仗义之行,还能运用智慧,最难能可贵的是你那颗赤子之心!”,马钰顿了顿,继续言道:“如今乱世,蒙古大军势如破竹,再加上可怕的噬血恶魔,他们绝不会止步于黄河以北,铁木真曾说过,要让太阳照到的地方都成为蒙古的领地,金国一灭,下一个目标必然就是宋国。我与你众师兄商议过了,明日起你就下山去吧,去到宋国,去完成你的使命,而且从明日开始,你就不再是我全真子弟了!”。
“什么?”,赵不弃大惊,不解道:“我自幼长在重阳宫,并未有违反教规之事,为何要逐我出教?”。
马钰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这并不是逐你出教,你即将面对的是蒙古铁骑,血魔大军,也是江山社稷的安危,全真教子弟身份将会是你的包袱,而且国族之间的斗争已经违反了我教创教宗旨,重阳宫上千弟子,天下数百万信众都有可能因此面临险地,这点你应当能够明白!”。
赵不弃听完,沉默良久,眼泪再次夺眶而出,随后沉重的点了点头。
第二日天蒙蒙亮,赵不弃打点好行囊,准备离开这个生活了二十年的“家”,万般不舍也要放下,整整一夜的辗转反侧,赵不弃想通了,因为自己身体里流淌的是宋国宗室的血液,天生就要担负起守卫社稷百姓之责,&#
;&#
;&#
;.
&#
;
.哪怕前路一片荆棘也不能停下。而自己的身份以及要做的事情,都是必须要与全真教划清界限的。
重阳宫中,众多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弟子已经开始早课,铿锵的习武之声,琅然的诵经之声,让赵不弃不禁暗自神伤起来。赵不弃怅然若失的走到重阳宫山门处时,发现有几人正站在门口,定神一看居然是诸位师兄前来相送。
赵不弃连忙跪下行礼,全真七子虽为师兄,其实如同赵不弃的父辈一样,从小对他关怀备至,特别是重阳真人仙世之后,赵不弃的武艺、课业都是由他们手把手教的,此时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如何不叫赵不弃感伤。
众师兄连忙将赵不弃扶起,一番惜别之后,赵不弃再次一一拜过,等到向孙不二跪拜之时,他突然看见孙不二已经发红的双眼,一时间情难自已,赵不弃一头扑到孙不二的怀里大哭了起来,这位如姐似母的清静散人也忍不住泪如雨下......
赵不弃走出山门,突然停下了脚步,半晌后,转身看向重阳宫,只见山门上先师重阳真人亲笔所书的四个大字“全真圣地”正在晨光中闪闪发亮,赵不弃再次跪下,重重的磕了三个头,然后转过身,头也不回的快步向山下奔去。
赵不弃一边飞奔一边回忆着二十年来在重阳宫中的点点滴滴,还未离开,怀土之情已经油然而生。就在这时,突然前方林中传出一阵悠扬的吟唱声“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赵不弃闻声一惊,随即停下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