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数风流人物最新章节!

这三个方面都是书院从接近二十个话题方面中反复斟酌之后甄选出来的。

涉及面既敏感,也有很大操作余地。

开中法的利弊实际上在朝野内外都已经争议了多年了,其归根结底还是朝廷的信誉问题。

盐商拿到的盐引却迟迟无法在盐场换成盐,而那些个通过其他一些渠道拿到盐引的特殊商人群体却能及时的提到大量盐。

这种情况下开中法的固有盐商当然再无兴趣输送粮食到九边之地,更谈不上在九边屯垦了。

九边没有充足的军粮,士卒要么逃亡,要么就干脆化兵为民,化兵为匪,其兵员空额猛增,而战斗力急剧下降。

宣大这边情况略好,毕竟就在京师眼皮子下边,好歹也要给予一定保障,蓟辽那边女真人威胁日增,也要予以保障。

苦就苦在甘肃、固原、宁夏和榆林四镇,商人日少,兵粮运输时断时续,士卒大量逃亡,可以说危机四伏。

也幸亏当下河套那边的蒙古右翼三部也处于一种上层控制力锐减的衰退期,使得这四镇勉强支撑了下来。

一旦某一天蒙古右翼三部战斗力恢复到一定程度,重新开始寇边,恐怕就麻烦大了。

书院就这个问题也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就是围绕着这个问题来进行相关的邸报和来自一些州府情况调查报告来进行文章撰写,可以说这篇文章汇聚了整个书院起码超过三十人的智慧。

前期就连齐永泰都给予了大量指导,后期官应震也是参与了进去。

在冯紫英开来,这一篇称得上是大周版的调研文章内容详实可信,数据丰富,论证严密,说服力强,是一篇水准相当高的文章。

当然这只是纸面文章,不能说其给出的建议操作性就有多强,甚至可以说现在就没有可操作性。

毕竟要牵扯到太上皇时代的很多权力阶层,要动人家的奶酪,只怕皇上现在也有心无力。

冯紫英觉得这篇文章如果递进户部里边去,是绝对能够引发一场轩然大波的。

当然也仅仅是一场风波而已,还上升不到要大动干戈的地步,阁老和户部,乃至皇上,大家都心知肚明。

上几份弹章,甚至找那么一两家不开眼的角色来当个替死鬼,都有可能,但是真正背后的大鳄们,现在却是动不得的。

对于书院来说,引发一场争论就足够了,对书院来说,不就是要去争夺这个影响力么?

能在朝廷引起一场争论,不就是影响力的体现么?

国子监的问题一样如此,涉及到的捐监和历事制度本身就存在着很多弊端。

比如捐监的条件弄虚作假甚多,一些本身有作奸犯科的角色也被纳入进来,审查流于形式甚至成为徇私舞弊的温床,使得国子监生名声日臭。

还有历事制度原本是培养国子监生出仕之前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由于这些历事监生大多都有人脉关系,所以在六部历事就成了形式。

三个月的历事很多人根本就不到六部,而历事之后的考核更成为一些国子监教谕捞钱的渠道。

在筛选这个涉及到礼部的问题上,书院也是煞费苦心。

既要考虑到未来礼部在秋闱春闱中的重要性可能对书院未来的影响,但是有要显示书院在发出声音时的不畏强权,那么对国子监这一击应该是最合适的。

毕竟国子监只是礼部监管的一部分,礼部内部实际上也对国子监的很多问题十分不满意,但国子监却仗着自身的特殊性而屡屡抗命不遵,所以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攻击点,甚至有点像是为礼部未来对整肃国子监打前站和制造舆论攻势。

“紫英,这国子监的选题做得很好,我还一直担心这会不会影响到咱们书院下科秋闱和春闱,这么一来,看来礼部应该是暗自高兴了啊。”练国事看着冯紫英,脸上充满了复杂的神色。

当初选题国子监时,就引来了几乎所有人的坚决反对。

学生们都不傻,都知道这秋闱春闱都和礼部息息相关,纵然这礼部不能直接介入秋闱春闱考试,但是其影响却是不言而喻的。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北宋小霸王

北宋小霸王

尘昆
北宋小霸王简介: 没有霸王的力气,却有扛鼎的勇气。 重生在北宋末年,姜琅奋力扛起北宋这口破鼎。 ….. 他为国平西夏,吞北辽,灭女真,功勋卓着,威震寰宇! 他为国整饬弊政,除六贼,征方腊,靖平四海,名扬天下! 因为他的存在使得北宋王朝版图金瓯无缺,重现盛唐之遗风! 因为他的存在北宋王朝有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盛况! 他就是姜琅,他就是威震天下的江左琅琊王!
其它 连载 14万字
三国之乱世我为尊

三国之乱世我为尊

恬殇狐xy
三国之乱世我为尊简介: 东汉末年,十常侍祸乱朝纲,贵族疯狂的吞并土地。汉灵帝昏庸,导致天下各地诸侯纷纷自立。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一个乱世的大序幕就此拉开。
其它 连载 76万字
开元情诗与剑榜

开元情诗与剑榜

长庆二年
开元情诗与剑榜简介: “世人穿越都抄诗,我因抄诗误一生。”熟读穿越小说的小陈同学自认为可以凭借后世无数的诗词记忆,能在玄宗治下的开元天宝盛世大唐中名动天下、封侯拜相,实际却发现,即便你拿出后世最好的诗,盛唐的大神们依然可以轻松吟出胜你十倍的作品,七绝圣手王昌龄,田园隐逸孟浩然,边塞高适岑参,旗亭画壁王之涣,诗佛王维!当然,还有永远屹立于华夏诗歌巅峰之上的李杜!李杜!李杜!
其它 连载 15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