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命悬1线 (第1/2页)
残雪蓝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胡亥约定十五天为限,巨鹿与咸阳之间设置了六百里加急,只要那边有消息,就会以最快速度传到咸阳。
时光如水般流过,转眼十四天就过去了,并没有新的军情。林艳楠感觉大事不妙,召集大家商议。
“十四天了,明天就是最后一日,难道相公这次真的猜错了?”
云竹站起身斩钉截铁的说道:“艳楠姐,别再犹豫了,若是明天天子判轩哥哥死罪,我们只有劫法场了。即便不成功,大不了一死,也比束以待毙强。”
云竹说着瞥了紫萱一眼:“紫萱姐,这你不会还拦着我吧。”
紫萱心一沉,她原本想入宫向胡亥求情,毕竟她是胡亥做皇子时的侍女,又在胡亥的安排下嫁给了王轩,与胡亥有些交情,但她根本见不到天子,黄冕传了胡亥口谕,在王轩一案审结之前,不见王轩家的任何人,包括林艳楠在内未经宣召不得入宫。
紫萱难过的叹了口气:“云竹,事已至此别无他法,我怎么还会阻拦你呢。”
林艳楠在屋内来回踱了几步,下定决心道:“只有这么办了,大家听我安排,陈顺备车,紫萱将一路上要用到的东西准备好,劫法场交给哥哥、我和云竹。云竹,你箭法最好,明天带着弓,看我眼色行事。今晚都好好休息,或生或死全看明天了。”
第十五日,文武群臣汇集圣和殿,王轩被带了上来。此时的王轩面色惨白,心若死灰,暗骂历史学家不靠谱,根本没有项羽杀宋义这档子事,却堂而皇之的写进了书里,这不是骗钱吗。
陈辉得意洋洋:“王丞相,今天可是最后一日了,还记得咱们的赌约吗,兄弟我特意来送你一程。你是打算自刎、上吊还是服毒呀,想怎么个死法,兄弟都成全你。”
周青臣在一旁插话道:“蜀侯差矣,他犯的可是欺君之罪,依照大秦律当车裂诛族,若只是自尽,太便宜他了。”
王轩现在已经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了,就是怕连累林艳楠她们,听周青臣连他的家眷也不想放过,怒从心头起,冲着周青臣便便大腹就是一脚。
周青臣还在自鸣得意,王轩猛地踢过来,没有任何的防备,被一脚踹到了地上,想爬起来却因为太胖没控制好,挣扎了几下又做了个大屁蹲。
殿内的大臣哈哈大笑,周青臣气得破口大骂:“死到临头还敢打朝廷命官,来人,帮他绑了往死里打。”
“放肆,”站在御座下方的黄冕喝道,“这是圣和殿,谁再大声喧哗就是藐视君王。圣上有旨,王轩不带枷锁,不得动刑,谁敢违背就是抗旨。”
刚想上前的几名侍卫,听了黄冕这番话,吓得连忙向后退了几步。周青臣气得脸上肥肉直抖:“王轩,你不用得意,一会就要被五马分尸了,有你好受的。”
“圣上驾到!”黄冕特有的尖利声音响起,大殿瞬间安静了,百官站好躬身施礼。
胡亥阴着脸走到龙座,声音低沉的问道:“王轩,约定的日期已到,项羽那边毫无动静,你可知罪?”
王轩恭施一礼:“臣知罪,请陛下惩处。”
胡亥望着王轩,心中有些不忍:“你犯的是欺君之罪,依照秦律,当处车裂并夷三族。”
王轩感觉身上的血被抽干了一样,伏地顿首道:“陛下,罪臣死不足惜,但请圣上念旧情,不要处死罪臣的家眷。”
胡亥沉默不语,期盼的眼神望着群臣。按照胡亥之前的设想,既然有那么多的官员上奏本保王轩,此时就应该会有人站出来为王轩说好话,他就找个台阶下,顺应群臣的请求,给王轩一个轻的处罚了事。
胡亥尽管聪明,但还是太年轻,他并不了解那些混迹官场多年的人是何等的审时度势。他们保王轩说白了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如今天子已经将王轩的罪定性为欺君,谁还会保他?
殿内寂静无声,胡亥忽然感到情况不妙,似乎脱离了他的掌控,急切的问道:“众卿有何见解?”
陈辉一听胡亥这话,似有袒护王轩之意,急忙出班奏道:“陛下,国法难违,王轩欺君罔上罪不可恕,请圣上将王轩明正典刑。”
周青臣也站出来:“陛下,蜀侯言之有理,秦律乃先帝所创不可徇私,王轩罪孽深重,不但戏弄圣上,还藐视先帝,若不处以极刑,陛下不但威严受损,对先帝也是未尽孝道,望陛下圣断。”
胡亥被这句话顶的有些无言以对,欺君的罪名是他给王轩定的,天子一言九鼎不能出尔反尔,可真的杀了王轩,还要连林艳楠紫萱她们都要杀,胡亥实在难以下手。
见胡亥面露难色,周青臣生怕胡亥要留王轩一条命,跪地朗声道:“陛下,国法断不可违,王轩死罪难逃。若圣上念王轩往日之功,可法外开恩,免了他家眷的死刑,罚为奴隶,这已是天恩高厚了。”
周青臣说着,跪地深施一礼,躬身不起,群臣附和,圣和殿内黑压压跪了一片。
一股巨大的威慑迎面而来,胡亥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如果他此时硬要赦免王轩,就是与群臣对立,就是放纵欺君,就是令先帝蒙羞,于理于情于孝道都无法自圆其说。
胡亥咬咬牙:“王轩欺君处斩,即刻行刑,黄冕、周青臣、陈辉监斩,念其累有功勋,家人免责。”
咸阳的法场原本设在城南,胡亥登基之后改在城东,这里是入咸阳的主要通道,在此杀人能起到警示世人的宣传作用。
听说要杀丞相,法场外已经围了数层人,林艳楠、云竹和韩信混在人群中,望着不远处的行刑台。
王轩此时已被五花大绑,双手捆在身后,颈部亮了出来,刽子手已经将斧子磨得铮明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