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喜剧战争剧情片 (第2/2页)
会飞的坦克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电影就是你的思考?”
“是的!”
“那你思考了什么?”
“思考了……”
“估计过不了审吧?”
“还没有,不过我正在申请……”
“也就是没过,也对,以里面的尺度,上面能让过太阳从西边出来。”
雷卫东说道,“姜哥,你这电影逻辑不通顺,在那个时间点,根本不会出现鬼子骑马在一片欢快的军乐中巡查村庄,友好地与村里的小孩子玩游戏,并且还给他们分发糖果的事情。”
“怎么不可能出现,我这都是有事实依据的。”看到雷卫东不相信,姜闻大声道。
“美国人弗里曼可是在书里写到,
年
月,已经占领满洲的日军在华北发动全面进攻,日军首先占领了铁路沿线的重要地区和大城市周围的平原地区。
通过饶阳的第一支日军部队仅仅侵袭了一些村庄,发了一些糖果,和小孩子玩,并未遇到反抗。”
“弗里曼的书我看过一点,只是姜哥,你要明白一点,弗里曼说的是
年
月,而你电影的时间点是
年
月,鬼子就要投降的时候。”
“不都是日笨鬼子,有什么不同的。”姜闻反驳道。
“当然不同,而且是大大的不同。”雷卫东道。
“先说村民对日笨人的反应,姜哥,故事发生在哪里?”
“河.北一偏僻的村子。”
“有多偏僻,能几年都见不到日笨人?”
雷卫东反驳道,“河.北,日军
年就进入了,后来我党在这里发展根据地,再后来面对日益壮大的根据地,日军发动了五一大扫荡,逼得我军大部退入山里,化整为零分散活动。
再后来日军抽调大批精锐投入太平洋战场,让我军得以喘息机会,而等到
年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虽然取得成功,打通了南北大动脉。
但主力部队的抽调,让华北平原的守备部队极度空虚,我军得到了发展壮大的机会,开始收复失地。
年更是进行了大反攻,整整八年时间,整个华北平原都没有一天不打仗的。
你说还能有挂甲台那样偏僻,不知道日军残暴还相信起其鬼话的村子,要说
年、
年,有这样的村子我信,因为交通工具的限制,很多国人从出生到死都没离开过村子。
以为日笨人还要以前的军阀一下,只要交税就行,但是在
年,河.北还有这样的村子就太假了。”
“也许有吧。”姜闻的语气有些不确定了。
“再说给小孩糖的事情,
年、
年甚至
年之前都能出现这样的事,但是在
年。”雷卫东摇摇头,冷哼道,
“太平洋战争之前,因为日笨占领了大半个中国,物质充沛,其士兵的口粮也十分丰富。
平均一天有精米
克,精麦
克,鲜肉
克,蔬菜
克,泽庵
克,酱油
.
升,味增
克,盐
克,砂糖
克,茶叶
克,清酒
.
升或者甜食
克,香烟
支等等。
这些口粮足够满足士兵一天的需求,还有不少剩余,所以才会出现士兵用糖果、饭团收买小孩的场景。
但这些都是太平洋战争之前,在美军参战之后,特别是中途岛海战之后,美军采用潜艇猎杀、飞机投放水雷的方式,&#
;&#
;.&#
;
sh&#
;&#
&#
;对日笨进行了严格的物质封锁。
日军日子就不好过了,到了美军对日笨本土进行轰炸之后,日军的补给就更困难了,不光海岛上的日军饿肚子,就连大陆上的日军生活也不行了。
从
年开始,日军的生活可谓是一天不如一天,士兵口粮一降再降。
根据一些幸存下来的士兵回忆,他们刚刚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主食大米占到
%左右。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米中他谷物越来越多,先下降到
%,最后一粒大米都没得吃,只能吃土豆和小米等进行充饥。
本来餐桌上还有肉蛋等食物,到后来也都被一些咸菜替代了,最后甚至开始挖野菜捉青蛙,到处找高粱米吃。
二战后期,山西出现了的歇后语,日本人吃茭子——没办法了,就是真实的写照,糖果在那个时间点已经成了稀罕物,日军哪有多余的给小孩。
而这都是有事实依据的,老舍的《四世同堂》看过了吧,祁老人的曾孙小妞子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活活饿死。
那可是在北平,国内最大的城市之一,老百姓都吃不到白面,只能吃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的共和面。
名字很好听,实际上是一种叫不上名字的混合物。有糠,有麸,有磨碎的豆饼,有许多叫不出名的东西,反正什么都有,包括石头,沙子,就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粮食,小孩吃了根本消化不了,拉不出来,最后就这么活活饿死了。
以一带全,可以想象当时的日军是什么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