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世不成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种,便是捐监生,只要捐一大笔钱粮给朝廷,就可以买一个监生的身份,监生并非功名,可是一个国子监的生员名额,可以进入国子监学习。
国子监是大虞的最高学府,其中的学子无需考童生秀才举人科举,可以直接考进士,当然国子监管理严格,条条框框循规蹈矩的规矩很多,且并不是所有的监生都可以去参与科举,也是有着名额限制的,只有其中出色的那些,有可能考中的人,才被允许去考进士。
基本上凡是国子监的学生参与科举,都是会考中进士的,所以国子监也被称之为进士摇篮,但谁知道,其实国子监中考不中进士的更多,只是他们没资格名额去参与科举罢了。
商户是可以买监生的生员名额,但以这种方式进去的并不被教习所喜,会被挑刺,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名正言顺的开除,即便是成绩数一数二也是没有考科举资格的,除非被贵人看上,有贵人相助才行,故而商户即便买了监生身份也不会真的去国子监学习,通常都是各种推脱请病假,要的就是那个荣誉罢了,国子监对于这种识时务的人就友好了许多,只要每年照常交学费,也不会去抹除他的监生身份,毕竟这白来的钱袋子,不拿白不拿,所以这监生身份其实就是一个朝廷骗钱的工具罢了,听听就好,不要当真。
第四种就是举孝廉,这种方式可操作性就好上一些,士族拥有直接向朝廷推举官员的资格名额,比如谁谁孝顺四海皆知,比如谁谁公正廉洁五湖皆晓,若被采纳,稍微考核一下就能去当官。
当然这其中的道道很多,官员的位置就那么一些,属于先到先得,有人上去就必定有人要下来,凡举孝廉,举贤不避亲,谁不可着自家族人来啊?一个外人想要士族被推举做官,付出的代价太大。
嗯……除非是去做倒插门女婿。
且当朝皇帝为了打压士族,更喜欢用科举考出来的进士,而非是士族举孝廉来的爪牙,所以由士族举孝廉这条路其实也不通。
但举孝廉依旧算是一个可行的路,只要名声够大,名气够盛,传到皇帝的耳朵里,一步登天也未尝不可,或者趁着老皇帝年迈,投资皇子夺嫡争位,若能成功,同样可以一步登天。
当然前提是要有足够的名声,没有名气,别人不知道,那就啥也不是了。
“先扬名,后做官。”王玉生打定了主意要做官,唯有身处这个时代你才知道,将人分做三六九等后低层人的生活是多么的可悲。
之前的小玉生不懂,&#
;&#
;.u
h.&#
;&#
;但如今觉醒了前世记忆,王玉生就懂了,什么扬州城数的着的富商,田产赋税就要比别人多上一些,县衙里出具的各种繁琐的苛杂税目,全交齐了就啥也不剩了,所开的店铺,隔三差五的就有衙门中人打秋风,要孝敬,敢不给试试?
这就是位不匹财的结果,什么地位就只能拥有对应地位的财富,若是拥有了超出地位所得的财富,那就福祸相依了。
王家之所以有此劫难,便是因为后面无官,那些所谓的大富商,其实背后都有官员撑腰,即便一开始没有等成为富商后,也就大官找上门来,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要孝敬,孝敬给的足,保你无忧,不给孝敬,让你破产。
王家能将产业做这么大,自然是各方面都给了孝敬的,哪路神仙都不敢得罪,但王家搭上了宫里的关系,祸事就来了,八皇子看上了王家的产业,一张嘴就是狮子大开口,王家的生意归他,由王有财代为管理。
听听,这尼玛是人话吗?
这就是商人地位的悲哀,遇到权贵毫无反抗之力,便是破家灭门,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
莫说是皇子,自古以来民就不与官斗,有着破家县令,灭门知府之说。
钱只有在特定的人手中才是万能的,在地位低的人手里,钱多就是祸端。
不想让钱成为祸端,就要去当官,官大官小不要紧,首先是要先当上官,只有当了官进入了士族之内,才能合情合理的将钱变成万能的,才能用金钱铺路步步高升。没当上官之前,你展露的财富越多,越是死期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