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想吃西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马镫的结构并不复杂,以致于它的出现时间之晚常令人感到惊奇——如此简单而实用的东西,居然直到西晋才出现。

任何人只要见过马镫,复制就不是难事。

唯一的麻烦在于材料。还是老问题,印第安人是石器社会,不会冶炼金属,而正经的马镫都有金属结构。

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金属,马哨自然只好用木板代替,也能做出来,就是耐久性差些罢了。

对于骑兵来说,马镫的作用不言而喻。有了这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工具,骑兵对马背的适应性将大大提高。

但可惜的是,印第安人对马镫的价值并没有充分的认识,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认识,即使所有的白人骑兵都装备了马镫,也没几个印第安部族愿意效仿。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是马背民族的高傲。

在美洲大陆引入马匹之后的极短时间里,游猎印第安人就迅速演变为成熟的马背民族,即使没有马镫,他们的骑术也并不输于白人。

在他们看来,马镫就是

逼骑兵的标志,真正的骑兵不需要马镫,甚至连马鞍都不需要。

这种看法无疑是盲目的。

马哨以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天生的马背民族,印第安人之所以能迅速适应马背,完全是社会形态的契合。

在较发达的文明中,社会的支柱都是农业和工业,工农几乎没有接触马背的机会。而许多印第安人作为游猎民族,生来就和马生活在一起,这种情况下,不适应马背才是怪事。

材料的匮乏,以及这种心态上的傲慢,导致印第安人至今没能普及马镫,拖累了战斗力。

马哨没有这种心态,也懂得寻找替代方案,于是他刚得到自己的马,便决定制作马镫和马鞍。

对于马鞍,暂时还不用着急。

一来是马鞍的作用小些,而且印第安人虽然没有马鞍,但至少有“马垫”,即在马背上铺个简易的皮垫;二来则是马鞍的制造比较麻烦,比马镫费事多了。

最简陋的马镫只需要弄个皮圈就能发挥作用,而马鞍要是没做好,既伤马背,又硌人屁股,还不如没有。

折腾了没多久,马哨就成功做出一对马镫,并安装在黑锋身上。

他骑上去试了一下,觉得确实省力许多,当下满意地点点头,决定将之在族内推广开来。

“欸,这不是白人用的东西吗?”小畜生看着看着,恍然认出了马镫,“哨子哥,你干嘛学那些白人,他们的骑术比我妹妹还差。”

“等明天我送你一个,你试试就知道了。”马哨没有多说,这东西事实胜于雄辩。

“不可能的,我绝对不会学白人的骑马方式!”小畜生不以为然地说道,“就算它真的有用,我也不会用,我宁愿从马背上摔下来!”

第二天。

小畜生骑着已经装上简易马镫的小马,在营地附近转了转,不禁惊喜道:“真好用!”

在马哨的主动推广下,眠熊氏族很快就接受了马镫,成为必备的马具。

望着装备了简易马镫和改进版弓箭的眠熊氏族战士们,马哨的脑海里不由闪过一个念头:这该不会就是眼下印第安人最精锐的战士吧?

不对,毕竟东部有些印第安人已经能熟练使用枪械,甚至创造了文字体系,实力应该更强一些。

当然,东部的印第安人由于更容易和白人接触,遭受的打击也更惨烈,很多已经被打散并驱赶至保留地。

最密集的印第安保留地就在眠熊氏族所在区域的南方,也就几百公里,后世那里被称作俄克拉荷马州。

眠熊氏族的战士虽然不是最精锐的印第安战士,但经过此番装备改良,绝对也算得上是实力出众的一支队伍。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晋末多少事

晋末多少事

然籇
晋末多少事简介: 严肃版: 末晋时节,烽火漫天。杜陵杜氏庶子杜英学成下山,正逢桓温北伐,天下局势风起云涌、动荡不休。 试问晋末多少事,安能都付笑谈中? 简略版: “师兄助我!”“夫人助我!”“小舅子助我!” 剧透版: 那年淝水,杜英拍了拍谢玄的肩膀:“看到对面你家叔父了么,上吧!” 已有完本老书《倾宋》《权倾南北》,信誉保证,稳定更新,绝不太监
其它 连载 703万字
调教李唐

调教李唐

夏武昌
调教李唐简介: 重生到武德九年,眼见着距离玄武门之变还有三天,主角如何保命呢?????????? 李二,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孙思邈,武媚娘,某王志来了。 新书需要收藏和点击,推荐票,多多支持 工地开工了,每天工作辛苦,码字时间有限,只能两更了,但请看在每天辛苦的份上,给个收藏,推荐和会员点击,感觉爽的,给个打赏也是欢迎之至的。 书中有些人物不是初唐的,历史上能查到,但这不是错误,而是
其它 完结 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