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无心指法 (第2/2页)
鹿梦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了半个时辰,阳川海估算着柳晓然已经走远了,便收回佩剑,放开毛松,自己则往她方才所去之路疾速奔去。一路上阳川海脚不停歇,连续赶路,约半个时辰后,在一个小村庄附近赶上了柳晓然。两人不敢逗留,继续往前方行去。
一路上,不时有元军的散兵经过,有的三五成群,有的独自行走,还有一个头戴盔帽的元兵看见柳晓然貌美,还远远地朝她吹了吹口哨。两人不想多事,继续埋头前行又走了十多里路,阳川海见柳晓然气喘吁吁,于是便停下歇息。
阳川海拿出绢布,帮柳晓然擦拭额头的汗珠,柔声问道:“然妹,你肯定很累很累,是吗?”柳晓然点点头,道:“休息一会儿,我还是可以继续赶路的。”阳川海看着她,问道:“然妹,你方才真是厉害,怎么就制服住拳怪那个徒弟呢?”柳晓然莞尔一笑,道:“上次那个师太教我的无心指,真是厉害,我只一招就点中了那人的穴道。当然,也是他太过大意,丝毫没有防备,才中了我的招。”
阳川海好奇道:“无心指?什么武功这么厉害?”柳晓然便将那晚无名老尼师教她防身用的指功之事说了出来。阳川海听了,点了点头道:“看来那位老尼师是个高人,我以为她寡言少语的,那日没太在意,没想到她竟然身怀绝技,当真是人不可貌相。”
两人坐着歇息了一盏茶的工夫,准备起身继续赶路。突然,身后有阴阳怪气的声音传来:“想走?来不及了!”接着,拳怪从一旁的树丛里缓缓走了出来。
阳川海和柳晓然心中一惊,没想到这个老怪这么快就追了上来。阳川海知道今日已无退路,当下拔出剑来,冲着柳晓然道:“然妹,你先走,快!”柳晓然摇头道:“我不走,我要和你在一起。”
拳怪哈哈笑道:“好,那我今天把你们两个一起收拾了!”他挽起衣袖,露出双拳,准备攻向阳川海。
就在此时,树丛里又飞出一个白色身影来,那人在空中便哈哈笑道:“老拳怪,你今天把我也收拾了吧?”阳川海听这声音熟稔,便扭头一看来人,当下顿时大喜过望,原来那白色身影,正是刀侠宋中原。
刀侠一落地,便朝着阳川海笑道:“阳老弟,有些日子不见了,哈哈!”阳川海笑着抱拳道:“幸亏宋前辈在此出现,不然晚辈今日大难临头了。”
刀侠哈哈一笑,转身走到拳怪跟前,道:“老拳怪,上次见你,还是十年前的昆仑山下,你可还记得?”拳怪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脸不悦,道:“怎么?那次昆仑山一战,你我没分出胜负,你是不是心中还耿耿于怀?”
刀侠笑道:“当年那一战,你我斗了三天两夜,打的实在是爽快啊。我不敢说耿耿于怀,但至今记忆犹新。我说老拳怪,这么多年了,你的九异拳想必练得更加如火纯青了吧?”
拳怪阴沉着脸,冷声道:“马马虎虎吧。”他前不久听徒弟司马岩说刀侠受伤了,当下便想一试,道:“你的断水刀法呢?肯定也没闲着吧?今天我就试一试天下第一刀法的威力!”说着,他双拳向肚脐翻转握拳,慢慢撤于肚脐两侧,靠在肋下胁部,接着拳心向上,全力使出九异拳,攻向刀侠。
刀侠早有防备,也不后退闪避,腾空飞旋转身,以掌为刀,迎着拳怪的双拳全力挥出。只听“轰”的两声巨响,两人拳掌相碰之处,瞬间飞沙走石,有风雷爆发之势。两人都是双双后退两大步,互相看着对方的拳掌。
两人均是当今武林绝顶高手,正所谓“高人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拳怪在拳掌相碰之时觉得对方内力深厚,便知并无受伤,于是暗想:“这姓宋的功力不减当年,且似乎又有精进,估计与我是伯仲之间,今日我是奈何不了阳川海这小子了。”这么一想,他便萌生了退意,大声道:“手中无刀,心中有刀。宋中原,你的武功已入化境了。不过单打独斗我不怕你,只是今天你仗着有一个会玄阳掌的劲猛后生在一旁为你掠阵,今日我恐怕讨不到好了。”
刀侠一听,便收起胸前双掌,哈哈笑道:“我今日有要事在身,不想与人比武。你若今日不跟这后辈过不去,我就不和你交手。”
拳怪见有台阶可下,便顺水推舟道:“我和这后生本来就没有太大过节,不过是想帮我大徒弟讨个说法。既然今天你宋中原开口了,这面子我还是要给的。就此别过了!”说着,他瞥了阳川海和柳晓然一眼,转身离去,一会儿就消失在树丛之中。
阳川海见拳怪走远,走道刀侠跟前,高兴地道:“前辈,没想到今天会在这里碰见你,真是晚辈的万幸了!”他看着身边的柳晓然道:“然妹,这是名震江湖的刀侠宋前辈。”柳晓然弯身施礼。
刀侠哈哈一笑,道:“很好!一阵子不见,阳老弟都快有媳妇了,哈哈!”柳晓然一听,脸颊不由泛起了晕红。
刀侠走近阳川海身边,道:“阳老弟,上次我遇见文天祥右丞相,他说那日在江西境内遇险,危急关头幸亏有个叫阳川海的少侠相助,可真是你?”阳川海挠了挠后脑勺,道:“文丞相真是有心人,还能记得我的名字。”刀侠道:“果然是你!哈哈,你可是为我们大宋立了一功!”
阳川海道:“前辈过奖了。对了,您方才说,今日来此间有事要办?若有需要晚辈的地方,请尽管吩咐。”刀侠听了点点头,沉吟片刻,道:“是有一事,但那也算冒险之举,还是我自行前去吧。”
阳川海上前一步,道:“还望前辈见告,若是为国为民之事,我阳川海今日定当效命。”刀侠听了他的话,点了点头,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那我也不相瞒,此番我乃奉文天祥右丞相之名,来此地烧掉元军一处重要囤粮点,以支援唐良嗣将军。”
阳川海问道:“唐良嗣?莫非是龙游义军首将唐元璋将军之侄?”刀侠点头,道:“正是!”
阳川海听了,心头顿然沉重起来。他对这对抗元叔侄素有所闻,唐元璋乃是江(江苏)淮(安徽)闽(福建)浙(浙江)抗击元兵的义军统领,声名显赫,屡次立下战功,后元军派大将分水陆三路合击义军。唐元璋坚守两年,但因大军压境,后终因粮草不济,弹尽粮绝,寡难敌众,节节败退,被迫沿江而退至龙游。终因元兵势大,陷入元军重困,孤军无援,唐元璋被元军大将举刀连头带臂劈下,壮烈牺牲于龙游白云寺前。唐元璋战死后,其侄子唐良嗣仍顽强抵抗,招募金、衢、严三府勇士,扩充义军。元军主帅曾以双虎金牌招抚,唐良嗣坚决拒绝,继续率领义军在江淮闽浙一带抗击元兵。
阳川海道:“前辈你一人去烧毁元军重要囤粮点,未免太冒险。多一个人多份力,晚辈愿一同前往。”刀侠摇头道:“还是我去吧,虽然那囤粮点敌兵颇多,但也就数十人,我点火之后即离去,应该可以应付。”阳川海道:“刚才晚辈过来的路上,遇见一些元兵,数目不少,前辈你虽然武功盖世,但一个人去还是过于冒险。晚辈愿意给你打下手,这样也能更顺利地完成文丞相交付的使命,如何?”刀侠听了,略作沉吟。
一旁的柳晓然上前道:“宋大侠,不如使用声东击西之计?由阿海到囤粮点的东边制造些声势,也不用和元兵交手,将部分兵士吸引过来即可。那时您那边的守卫人数就可减少许多,那样您就更容易烧毁那些粮草了。”
阳川海笑着点头,道:“此计甚好!宋前辈,我们就依照然妹之计行事?如何?”刀侠思索了一会儿,点头道:“这样也好,若有你相助,我烧毁元兵粮仓的胜算就大多了!”
阳川海微笑道:“那我们快走吧?”刀侠道:“我们先找个农家,将柳姑娘安顿好。”
于是三人往前行了几里路,找了个农家将柳晓然安顿下来。待得进入夜色,刀侠和阳川海便施展轻功,往元兵囤粮点赶去。
两人分开之时,刀侠叮嘱道:“阳老弟,你只需吸引元兵注意即可,不可与之交手,不可恋战!”阳川海点头答应。随后,两人各取出黑布蒙面,分头行动。
且说阳川海独自一人到了元军兵营的东边,查看了一下地形。他见营地附近有兵士把守,于是潜伏暗行,格外小心。估算着刀侠已然到达西头,他便开始寻思着如何搞出些声势来吸引元兵的注意。他悄悄绕着营地转了半圈,见不远处有个马棚,里头有十多匹用来运粮草的马儿。那马棚门口仅有一位元兵,还无精打采地打着呵欠。
阳川海仔细查看一番,心中顿时有了主意。他悄悄走到离那元兵不足三丈的一个隐蔽之处,瞧准时机,一个飞身腾空跃起,剑尖直指那个元兵的多处穴道。阳川海所使乃是沧海剑法的“飞鸿戏海”,去势疾快,待得那个元兵看到人影之时,阳川海已到了他跟前。那元兵顿时大惊,没来得及反应,便被阳川海的剑尖点中了穴位,无法动弹且不能做声。
阳川海将那元兵挪到一个角落里,随后走进马棚。他先是解开绑马的绳索,然后将一些草料堆在一起,放火烧了起来。那些马儿一见火起,顿时惊恐的冲出马棚,嘶叫着往四面八方拔足狂奔。阳川海见现场已乱作一团,便飞身跃出马棚,见兵营外有棵大树颇为隐蔽,便纵身跳了上去。不一会儿,一些手持兵刃的元兵闻声赶来,见马棚着火,便手忙脚乱的都来灭火。紧接着,一群巡逻的士兵也急匆匆赶来,左顾右盼,四处搜寻看看有无可疑之人。
阳川海无声无息地潜伏在暗处,&#
;&#
;.&#
;&#
;a&#
;&#
;h.静待事态发展。又过了一会儿,兵营的西边传来急促的鸣金之声,紧接着燃起了熊熊大火,顿时浓烟滚滚,呼喊声四起,似乎乱作一团。阳川海见火光冲天,心中暗喜,知道刀侠已然得手,当下悄然跃下树来,借着夜色离开了。
待得阳川海回到那个农家,只见刀侠和柳晓然已在门口等候。阳川海上前微笑道:“恭喜前辈了!”刀侠迎了过来,道:“此番有柳姑娘计策和阳老弟的帮忙,我才能如此轻松地烧毁元军的囤粮点,哈哈!”
阳川海和柳晓然相视一笑,两人也为自己能效一份力而感到喜悦。
刀侠拍了拍阳川海的肩膀,道:“阳老弟,你我难得相聚,本应和你共饮几杯,一叙尘事,但我和其他义军将士有约,今夜集结后需速速赶路,争取早日到达仙霞岭以支援唐良嗣统领。”
阳川海心中感动,道:“前辈之举,晚辈佩服不已。以后若有需要之处,请传书于我,晚辈愿效犬马之劳。”刀侠深情看着阳川海道:“江湖当下也是多事之秋,很需要你这样的英杰,你若在行走江湖之时,匡扶正义,也不啻于造福众生了!”
阳川海听了,胸口顿然一热。他知家国破碎,此番告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到刀侠,心中不免生起难舍难分之情,道:“晚辈谨记宋前辈的教诲!”
刀侠又拍了拍阳川海的肩膀,道:“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阳老弟、柳姑娘,我们就此别过了!”阳川海和柳晓然抱拳相送。刀侠眼中含笑看了两人一眼,然后转身往外头走去,一会儿身影便消失在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