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野很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常山赵子龙,愿为主公擒拿此贼。”赵云依旧是自信满满。
……
文丑、陈到、徐晃也是纷纷请战,连
岁的马超都盯着曹操看,虎目中杀意迸发。
“……”曹操看了看全场炽热的目光,点了李乾:“乾兄,你怎么看?”
“我?我也想去。”李乾不想熄灭手下的热情,道。
“好,就你去。”曹操点头。
“……”
我
*****。李乾的心理状态估计是这样的。
“给你三千步兵,够吧?”曹操问道。
“……”李乾气得想跳脚。
“我不服,凭什么他能够出战?”众人则是炸开了锅。
“砰!”曹操忍无可忍,用力砸了一下会议桌,“我是主公,还是你们是?”
众人知道曹操发怒,不敢说话了。
“打仗,需要准备粮草,需要组织民夫,需要规划行军路线,需要准备木板等物资。你们打仗的爽了,我可头疼着呢。”曹操稍微平静了一些,道。
“……”众人不敢说话了。
半晌,还是曹仁开口了:“主公,你不会,让我们从政吧?”
“你让我打仗还行,做帐我可真的不懂。”曹仁无奈摊手。
“……”曹操无奈的看着这位宝贝兄弟。
“元让,你呢?”曹操转头。
“马上学。”夏侯惇道。
曹操头疼病又犯了,现在文官也就刘范一个,李乾算半个。
可这算什么事啊?十几个手下都是打仗好手,政治小白。
不会要他一人干活吧?
“各位,你们可以推荐一些人才吗?”曹操无奈道。
“人才?主公听说过颍川荀家吗?”突然,曹仁道。
“荀彧荀攸?”曹操眼神中充满了希望,但随后熄灭,“现在我们的势力还太小,请不起他们。”
“我倒是有个人才推荐。”徐晃沉声,“山阳满宠,此人是我朋友,我有信心登庸此人。”
“哦?”曹操想了想,“好,只要他有才,我就用。”
“主公,我有人才推荐。”徐晃退下后,夏侯惇道,“他叫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
刘晔是随着刘勋一起投降的曹操,现在的刘晔还在野。
“嗯,元让,那你帮我请出此人吧。”曹操点头。
这帮武将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让他们干活。
“各位还有什么推荐吗?”曹操突然看向张飞。
看我干吗?张飞被曹操下了一跳,但是他又不好说不行。
于是,张飞站了起来:“主公要人才?”
“义阳魏延,南阳黄忠,东莱太史慈,巴郡甘宁,河间张郃,川中严颜,陈留典韦,谯郡许褚,九原吕布,九江蒋钦、周泰,余杭凌操、凌统。”张飞如数家珍。
“好!”曹操点头,“全部帮我登庸。”
“这……”张飞顿时头大了。
怎么,主公你想组成一支由武将组成的特种部队吗?
这些人各个都是武艺高强的勇将或者用兵如神的统帅,您觉得现在我们的势力真的能容得下这么多人才?
“这……”张飞摇摇头,“很困难。”
“有挑战的事才会激发你的荣耀感,你说呢?”曹操的笑容逐渐奸诈。
“好吧。”张飞叹了口气。这些人现在在哪里都不知道,只能请探子给他们送信。
我只是逗逗你,你还真去啊?曹操笑了笑,好吧,反正你要是闲着,准没好事。
张飞消停了,其他人可还是想着出战。
赵云突然道:“这个张举虽然不怎么样,但是他毕竟算个人才,请主公给我两千兵马,让我去请他来泰山。”
“我也想去。”夏侯渊双目一亮。
“我也是……”众将,除了不得不去登庸人才的夏侯惇、徐晃、张飞,其他人都打着登庸人才的名义,要求出兵。
“还来?”曹操头大了……
……
在这些人中,张飞做了一个筛选。
最重要的,显然是水将和弓弩将。夏侯渊和曹洪可以带弓兵,但不够。而且,夏侯渊更喜欢弓骑。
太史慈和黄忠带弓兵都不错。水将方面,甘宁是最适合的。
所以,这三人是最重要的。
吕布是丁原手下,张飞知道太守挖刺史的墙角是不现实的。
河间张郃同样是韩馥的人。
至于其他人。武将溢出会很麻烦的。
所以,除了陈留典韦,张飞只对黄忠三人热情洋溢,不仅写了多封书信,而且他打算亲自登庸。
其余众人,他没有那么热情,只是写了一封请求帮助自家主公的书信。
当然,这些书信发出去后,张飞只收到了魏延和许褚明确要求的回信。
魏延表示,他的主公起码要是刺史,否则他不去。
许褚则回复,除非曹操打下葛坡坞所在的沛县,否则他不考虑。
其他人要么像周泰蒋钦,他们以路途遥远为由,谢绝好意,要么像凌操一样,说考虑考虑。
吕布和张郃的回复很霸气,我不会背叛主公,这信的事请忘了。
所以,张飞着手准备登庸三人。
首先,张飞看了看地图,决定先去北海。
东莱。
太史慈看着手中的几封信。苦笑了声。
曹操是太守,不是刺史。
要是他是刺史,自己或许就会投靠他了。
可是,先不说他已经在本郡担任奏曹吏。就算他为未来考虑,他都不想去武将类人才已经富余的曹操手下任职。
这里说一个
年,也就是三年后就会发生的趣事。当时太史慈二十一岁,他的上司和州里有矛盾,需要上报有司处理。按照道理,有司只听取先到的奏报。
随后他被选为使,日夜兼程取道,抵达洛阳。然后他不去禀报,却先到公车门前等候。
他在等谁呢?等州吏。原因很简单,虽然他稍微早了一些,但是两份奏章同时到达,有司一般会偏信官大的。所以,太史慈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当然,对于他这个大胆的想法,汉王朝没有一套完整的刑法。
等到他看到州吏也匆匆赶到后,突然上前拦住了他。
太史慈假意问州吏道:“你也是前来欲求通章的吗?”州吏答道:“是的。”
太史慈又问:“奏章在哪里?”州吏道:“在车上。”
太史慈便说:“奏章题署的地方确定没有问题吗?要不你取出来再检查一遍?”
州吏并不知道太史慈就是东莱郡守派来送信的,见他长得一脸正派,把他当成了好人,便取出奏章给他看:“你看,没问题吧?”。
“当然有问题。”太史慈道。
“嗯?”州吏低头看着奏章仔细观察,实在找不出来。
“我指给你看。&#
;&#
;
a
&#
;
.&#
;”太史慈招了招手,让州吏把奏章拿过来一些。州吏不服气,他觉得这份奏章很奈斯,所以他倒要看看问题在哪。
“问题就在……这份奏章,是坏的!”太史慈事先藏刀在怀中,右手取过州章的一瞬,左手突然提刀,一刀将奏章切成两半。
州吏不可能带着坏了的奏章去见有司,于是他整个人愣住了,随后他大惊高呼,叫道:“有人毁坏我的奏章!”
太史慈便将州吏带到他过来时乘坐的车,跟他说道:“假使你没有取出奏章给我,我也不能将其损坏。你说对不对?”
“现在,我毁了你的奏章,你无法完成任务,你会受到州里的惩罚。同样,我毁了他的奏章,州里的那位也不可能饶了我。”
“与其坐而待毙,不如我们二人一同出走逃亡,至少可以保存性命,也不必无谓受刑。”
听了太史慈的话,州吏还有点疑惑地问:“你为本郡而毁坏我的奏章,已经成功,怎也要逃亡?”
州吏当然知道,太史慈得罪了州官,他不敢回去了。可是,如向郡里请功再有也不迟啊?
太史慈便答:“我当初受本郡所遣,只是负责来视察你们的州章是否已经上通而已。”
“但我所做的事却太过激烈,导致损毁公章。如今即使回去,恐怕也会因此受到谴责刑罚,因此希望一起逃去。”
州吏相信太史慈所说的话,于是即日一起逃跑。但太史慈与州吏出城后,却悄悄跑回城通传郡章,完成使命。
由此可见,太史慈可不是只用肌肉思考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