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D5大王牌之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七十四军 (第1/2页)
烈阳化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简介
抗日时期
黄埔系五大主力之首:抗倭铁军第
军(后为整编
师)
成立
第
军是
年
月
日在浙江组建,由王耀武第
师(辖周志道
旅、李天霞
旅)和俞济时第
师(辖吴继光
旅、邱维达
旅)合编而成,俞济时任军长,冯圣法继任第
师师长。全军共
个团,
.
万人。其中第
师炮兵营有
门
毫米榴弹炮,在当时可是相当具有威力的重炮了,曾在淞沪会战中大显神威。
代表人物
俞济时是黄埔
期毕业,浙江奉化人,蒋介石的外甥,是标准的嫡系,历任蒋介石侍卫大队排长、连长,侍卫大队扩编为警卫团后任营长、团长,后任第
师
团团长、南京国民政府警卫司令兼警卫
旅旅长,警卫
旅扩编为第
师后任师长,后改任第
师师长,而
军的骨干就是
师。
王耀武[
](
年-
年),汉族,字佐民,山东省泰安市上王庄人,是
军队著名的高级将领之一,长期被蒋介石信任和重用,成为黄埔系第一个出任方面军司令官和省政府主席的人。因此,在山东长期流传着“三李(指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皆黄埔一期学员)不如一王”的说法。他的一生,既有追随蒋介石积极反共的一面;又有在抗日民族战争中英勇杀敌,为国争光的一面。他虽出自旧营垒,却不是个头脑简单的赳赳武夫。王耀武是黄埔系骨干将领,是黄埔三期影响最大的一个。
张灵甫(
.
.
—
.
.
),原名张钟麟,又名宗灵,字灵甫,以字行。陕西长安人。
年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二期毕业。
年
月授陆军中将军衔。整编后任第七十四师师长。
年
月
日,战死孟良崮,终年
岁。
抗战时期
军成军不久就参加了淞沪会战,
师在罗店,
师在蕴藻滨,都是战线的关键之所,浴血奋战,尤其是
师无论在阵地防御还是在撤退中,均表现非常出色,当时有名的《申报》和《大公报》都曾报道过
师的英勇作战。
军从淞沪战场撤出后,还来不及补充休整就投入南京保卫战,在湖熟镇、汤山镇、熟化镇等地与日军展开激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南京沦陷后
师奉命突围,全师撤至浦口仅有
人。
军经过补充先后参加徐州、兰封会战,在兰封会战中
军重创日军第
师团。
年
月德安战役(又称万家岭战役)爆发,日军苦战两个月进展甚缓,为了尽快突破国军德安防线,日军第
军军长冈村宁次中将命令第
师团全力突破五台岭一线,然后向德安西南迂回穿插,协同正面攻击部队围歼德安一线约
个师的国军。
月
日,第
师团突破五台岭,迅速向国军防线纵深推进。
月
日,
师团主力已进至万家岭一带地区,但在白云山遭到了国军第
军的顽强阻击。第九战区司令薛岳闻讯后立即果断决定调集重兵围歼孤军深入的第
师团!这一作战决心得到了蒋介石的支持。
月
日,第九战区调集
个师合击万家岭地区之敌,国军各部从各方向发起向心攻击。日军第
师团长淞浦淳六郎中将见形势危急,而正面进攻部队又无进展,便迅速放弃原定计划全力突围,突破口便选在了
军
师防区,
师以极其顽强的防御顶住了日军
联队在空军支援下的多次猛攻,但是
师也付出巨大代价,全师经过两天激战,仅存
人!眼看阵地难保,
师师长冯圣法连连向军长俞济时求援,此时俞济时手里也没有预备队,他只留下了一个班警卫军部,将军警卫营投入战斗,这才确保了阵地,粉碎了日军突围的企图。
月
日,国军调整兵力,发起全线总攻。
军作为主攻部队奉命攻击日军在万家岭地区的核心阵地张古山,第
师多次猛攻均未得手,后
团团长张灵甫献计从山后偷袭,并亲率突击队从山后偏僻小道袭占张古山。
军攻占张古山,为突破日军
师团防线立下头功。
月
日,薛岳令各部组织敢死队作最后决死攻击,经过激战国军攻占万家岭、雷鸣鼓两处要地,当晚国军第
军的突击部队一度曾进至
师团指挥部仅百米处,淞浦组织师团指挥部所有人员准备迎战,连自己都拿起了枪。由于第
军没有确切情报,又是夜间,才没有发现日军,使淞浦得以侥幸逃脱。此役国军一举收复九江以南失地,日军第
师团几乎被全歼,死伤逾万,连师团长淞浦中将都险些被俘,战果之辉煌足以与平型关和台儿庄媲美。万家岭之战既无平型关八路军奇袭之利,又无昆仑关国军火力之优,全靠将士浴血苦战,战役中
军守得住攻得上,居功至伟。战役开始前,蒋介石曾两次电令将
军调至后方休整,都被薛岳拒绝,而
军的表现确实没让薛岳失望。战后著名作家田汉和任光曾以此战和张灵甫为原型编写了话剧和
军军歌。
军歌歌词如下:
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国土,残杀妇女儿童。我们保卫过京沪,大战过开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我们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
年
月俞济时升任第
集团军副司令兼
军军长,
师师长王耀武升任军长,
军下辖
师(李天霞)、
师(余程万)和
师(廖龄奇)。
王耀武,
年出生,原字佐才后改字佐民,山东泰安人,黄埔
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在第四次围剿战中率部孤军死守宜黄
天,受到蒋介石的接见,并升任第
补充旅旅长,
年
月率部与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激战,将其主力击溃,红
师师长寻淮洲阵亡,红
师师长胡天陶被俘。后任
师师长,在淞沪战役中因指挥果敢得当而深受好评。
年
月,
军参加上高会战,上高位于江西锦江上游,俯瞰赣东平原。日军占领上高,既可相机拊长沙之背,又可得到进攻赣南的前进基地。日军采取分进合击战术,兵分三路,企图合围国军主力于高安、上高地区。但南北两路进攻均被击退,中路日军孤军深入,又遭到
军坚强抵抗,
月
日日军集中万余兵力在数十架飞机掩护下猛攻
军云头山、白茅山阵地,
军与日军反复争夺,先后
次与日军白刃肉搏,为友军赢得了集结的宝贵时间。因此中路日军不得不于
月
日黄昏在北路第
联队掩护下开始突围,但
日夜又被国军将突围与增援之敌再次包围,终将其大部歼灭。在全线出击中
军又作为先锋,乘胜追击,收复官桥,击毙日军第
师团长岩永少将。整个上高会战,日军第
师团遭到重创,第
师团及独立第
混成旅团伤亡更是高达
%以上,共毙伤日军
.
万,被何应钦誉为“开战以来最精彩之作战”。
此役
军被第
集团军司令罗卓英评价为“战斗力量坚强”!
军在战役中“拼死力拒,虽血肉横飞、伤亡惨重,仍不稍退,是日一日间敌我伤亡均在四千以上”,战功显赫,荣获国民政府第一号武功状和最高荣誉“飞虎旗”,被誉为抗日铁军。
军军长王耀武和第
旅旅长张灵甫旅表现优异,受到表彰。
上高会战之后,
军作为首批四个军之一换装苏式装备,得到
毫米榴弹炮
门,
毫米野炮
门,
毫米反坦克炮
门,
.
毫米
水冷式马克西姆(即“俄国版的马克沁”)重机枪
挺,
.
毫米
马克西姆托加莱和
德克恰廖夫(简称为
型,即常见的转盘机枪)轻机枪
挺。
年
月,日军发动第二次长沙会战,目标之一就是寻歼国军主力
军。战役开始后
军奉命开赴沙市街增援,结果被日军情报机关侦悉,日军立即提前发动攻击,集中两个师团夹击
军,
军猝不及防与日军激战两日,
、
师伤亡过半,遭到了巨大损失。尽管此战
军失利,但在与日军遭遇之初,
军在华春山一线仍颇有斩获,并以凌厉攻势一度迫使日军第
师团后退,也显示了中国王牌军的威风。
年
月初,
军参加鄂西会战,虽然不是主攻部队,仍与增援的日军独立混成第
旅团发生激烈的遭遇战,该旅团遭到重创,其独立步兵第
大队大队长小野寺实、独立步兵第
大队大队长浅沼吉太郎于
日、
日先后被击毙。该旅团成为这次会战中损失最大的一支部队,
个大队长就战死
个。
年
月常德会战中,
军
师
人坚守常德城
天,顽强抗击了日军陆、空、坦的协同攻击,在日军猛烈炮火甚至释放毒气情况下仍死战不退,日军不得不围三阙一,放
军一条生路,此时全师不足
人只有师长余程万率
人突围,其余官兵自愿与常德共存亡,与突入城内的日军逐屋争夺,全部壮烈殉国。
天后余程万就随反击部队又杀回常德,收复常德。此役正逢美、中、英开罗首脑会议,罗斯福总统听取了蒋介石的战况介绍,特意将余师长的名字记在备忘录上。著名作家张恨水就根据常德之战写出一部名叫《虎贲英雄》的小说。常德人民为纪念
军为国捐躯的牺牲将士,自发募捐,于
年
月在市青年路东侧修建占地达
平方米的阵亡将士墓地,作为永远的纪念。
年
月军长王耀武升任
集团军司令,施中城接任军长。下辖
师(周志道)、
师(李琰)、
师(蔡仁杰)。
年
月,在雪峰山战役中,
军再次显示出抗日铁军的雄风,给予日军以重创,获得两面“飞虎旗”。
八年抗战中,
军几乎参加了所有正面战场上的重大战役,尤其是在德安、上高、常德三次战役中表现最为突出,以其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被誉为抗日铁军,连美军顾问团曾有过“中国只有
军能打”的赞誉。
年
月,日本投降,
军空运南京受降,并担任南京守备,因此被称为“御林军”。
整军会议后,第
军改编为整编
师,辖
旅、
旅、
旅共
万余人。此时的整编
师已是清一色的美械装备,长期受美国顾问训练,时称
部队五大主力中之主力。
后在孟良崮战役中,解放军共动用
个纵队,用
个纵队主攻,
个纵队打援和阻击敌人.经过
天
夜的浴血奋战,
年
月
曰在山东孟良崮全歼整
师
余人.张灵甫战败阵亡。
月追赠陆军中将。
重建
军
年夏,国军在
师未参加孟良崮之战的
个新兵教导团和
个榴弹炮营的基础上,加上该师归队的伤愈官兵,再补充新兵(最大一批补充兵员是广东航空警备旅),重建整编
师,师长邱维达,下辖第
旅(旅长王梦庚)、第
旅(旅长程有秋)和第
旅(旅长罗幸理)。邱维达,
年出生,湖南平江人,字力行,号青白。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陆军大学第六期特别班毕业。
历任国民革命军
军
师排长、
军教导团
连连长、
军
团连长、
师
团副营长、独立
旅
团营长、
师
团副团长、补充
旅参谋主任、
师
旅
团副团长、
师
旅
团团长。抗战爆发后任
师
旅副旅长、
师
旅旅长、
师副师长、
集团军参谋长、
方面军参谋长、
军
师师长。孟良崮战役时任台枣警备司令,所以没有参加,因他是
军的“老人”,便由他来负责重建,此时的
师,
%是新兵,装备也是日式和美式混杂。
年
月,解放军释放了一批国军被俘的连、营、团级军官,其中一些老
师的一些军官又被派到新
师,而且多数官升一级,这些军官将老
军的训练和传统沿袭下来,加上还有一些老兵,可以说还有一些
师的骨干,所以新
师战斗力虽然与老
师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但比一般的国军要强.
初战阜阳
年
月底,刚转出大别山的中原野战军集中第
、
、
、
和
纵队以及华东野战军第
纵队,对阜阳发起攻击,因为阜阳守军比较孤立,同时打下阜阳可以为当时计划粟裕率
个纵队南渡长江扫清侧翼。阜阳当时是国军第
绥靖区公署所在地,但是守城的只有整编
师
旅,约
人,得知解放军逼近后,立即进入临战状态,连夜抢修城防工事,加紧构筑工事,并在西南城墙上设置山炮阵地,市内拐角楼到大东门的城墙上设置迫击炮阵地。四门主要街道上各修筑了两座钢筋水泥碉堡,密布铁丝网和障碍物。
第
绥靖区公署设在城隍庙,
旅旅部在马公祠,国军决心死守阜阳,必要时放弃南半城,死守北半城。
解放军以
纵为主攻,第一步以第
旅攻击南关,第
旅攻击东关,然后第
旅攻击城垣。
纵则在北关助攻。
月
日晚,
纵
旅
团在阜阳外围东三里湾歼灭守军
个连,随即
团派出
营
连担任警戒,全团在东三里湾休息备战。由于战斗很顺利,
团比较大意,第二天中午,国军
团
个营突然发起攻击,
连伤亡过半,
团在国军猛烈冲击下被迫退出东三里湾,
团民运股长吴明也在战斗中被俘,前天战斗中的国军俘虏也被尽数抢回。
团退出东三里湾后立即重新组织力量,发起反击,同时
纵也赶到助战,这才将反击的国军消灭,把吴明又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