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天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是火药的问题。燧发枪所用的火药需要沾上一点火星就迅速燃烧,因此除了配方的改进之外,还需要精细的研磨、造粒过程。这样一来,量产的难度就很大了,成本会大大提高,生产速度更是极慢。

如果不解决这两个问题,燧发枪的发火率就是个大坑。燧石本来就是非常容易磨损的东西,打出的火星引火的成功率肯定不如直接用火绳怼上去。

第三是刺刀不能量产。火器的换装居然卡在了冷兵器的技术水平上,这也是很多人想不到的。在另一时空,刺刀技术成熟的时间远晚于燧发枪技术成熟的时间。

制造腰刀和长矛的难度都比刺刀低得多,一般的铁匠都能打出来,最重要的是,这两种武器就算有些误差也无所谓,尺寸基本一致就可以了。而刺刀则不然,卡座式刺刀差上一分就有可能装不到枪上。塞入式刺刀倒是简单,可是装上它之后就不能开枪了。

如果在刺刀制作工艺没有取得重大进步时就贸然大批列装部队,很可能产生两种画面。&#

;&#

;&#

;.

&#

;

&#

;&#

;一种是敌人的骑兵都冲上来了,士兵还在手忙脚乱地装不上刺刀,另一种是装上刺刀之后,敌人的火器部队上前,开枪将失去远程攻击能力的燧发枪手射崩。

而且刺刀只有一尺来长,宽不过寸,要是和厚背大砍刀采用同样的材料制造,一旦发生磕碰,自然是扛不住的。所以,刺刀就要采用强度更高的材料,民间铁匠铺的产品一般达不到这样的要求,经常会成为一场战斗之后就报废的一次性产品。抗战时期,八路军自制的刺刀就经常出现质量问题,合格产品则成本很高,相当于六十发子弹。之所以当时的中国军队常用大刀,实在是刺刀生产能力跟不上导致的无奈。

卡座式刺刀是一六八三年发明的,在西欧全面列装用了二十年,俄国人和西欧军队经常打交道,普及燧发枪和刺刀却又晚了二十年,非是不懂,实是不能。只有国家手工业水平全面提高,又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才能实现这种变革。

综上所述,现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还做不到普及燧发枪。给掷弹兵这样的精锐部队配备倒是可以,毕竟他们身上挂着手榴弹,再背一支带明火的火绳枪未免太危险。

因此,还是大约翰研究的那款火绳枪适合批量生产。这款火绳枪差不多是火绳枪技术的巅峰,又与明军仿自西班牙重火绳枪的斑鸠铳差别不算太大。广东的工匠有制作斑鸠铳的经验,可以比较容易地仿制这款火绳枪,造价也还可以接受。

可是,这些和王瑾有什么关系呢?就凭井冈山的一万多人口和河南、夔东的那些山寨,造哪门子枪?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晋末多少事

晋末多少事

然籇
晋末多少事简介: 严肃版: 末晋时节,烽火漫天。杜陵杜氏庶子杜英学成下山,正逢桓温北伐,天下局势风起云涌、动荡不休。 试问晋末多少事,安能都付笑谈中? 简略版: “师兄助我!”“夫人助我!”“小舅子助我!” 剧透版: 那年淝水,杜英拍了拍谢玄的肩膀:“看到对面你家叔父了么,上吧!” 已有完本老书《倾宋》《权倾南北》,信誉保证,稳定更新,绝不太监
其它 连载 703万字
调教李唐

调教李唐

夏武昌
调教李唐简介: 重生到武德九年,眼见着距离玄武门之变还有三天,主角如何保命呢?????????? 李二,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孙思邈,武媚娘,某王志来了。 新书需要收藏和点击,推荐票,多多支持 工地开工了,每天工作辛苦,码字时间有限,只能两更了,但请看在每天辛苦的份上,给个收藏,推荐和会员点击,感觉爽的,给个打赏也是欢迎之至的。 书中有些人物不是初唐的,历史上能查到,但这不是错误,而是
其它 完结 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