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唐杨国舅()”查找最新章节!

杨云跟高力士一路上简单攀谈后回到贞观殿。

李隆基得知杨玉环无心相见之后,越发懊恼了。

之前不管怎么闹矛盾,杨云来了,他都能见到杨玉环,这次却无济于事,这说明什么?一定是九天玄女洞察了他的怀疑与动摇,觉得他心不诚,便给予惩罚!

李隆基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做错了事。

越是如此,他心中也就愈发恼恨高力士对杨玉环和杨云的怀疑,不是高力士把他带偏了,他也不会犯错,由此反而增添了他对有着神仙光环笼罩的杨玉环的爱慕。

这对杨云来说,并非什么坏事。

“国师辛苦了,今天朕要闭关向上苍祈祷,你先回吧。”李隆基没了之前迎接杨云的那种热情,露出一种急于把杨云赶出宫门的意兴阑珊的态度。

杨云行礼后,被高力士送出贞观殿。

在兴教门坐上马车,车驾向南,还未出应天门就被人拦了下来,杨云拨开车帘一看,李林甫在前方拦住去路。

“国师,恭喜啊,刚得知消息,你已经被陛下任命为中书侍郎,位列宰辅。”李林甫一脸感慨的样子,眼前这少年郎升官之速,已经打破了大唐官员升迁的记录,看来这裙带关系比什么都更好使。

杨云的中书侍郎,其实跟李林甫的吏部尚书品阶差不多,但跟吏部尚书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才能位列宰辅不同,中书侍郎乃是副中书令,是中书省固定编制的宰相,属于官秩低但权力高的实缺。

安史之乱后许多门下侍郎和中枢侍郎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便可成为排序最高的宰相,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问题是李林甫怎么说也是从基层摸爬滚打一路升迁上来的,有着实打实的政绩打底,实际上李林甫这一派系最注重的就是为官的履历,属于实干派,而杨云不过是被李隆基空降到中书省,全无根基,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杨云突然意识到,李林甫主动前来恭贺,是否担心其仕途受到影响?

知道杨云进入中书省,马上就要跟张九龄共事,李林甫生怕杨云跟张九龄结成一党而对他有所疏远,所以才要先张九龄一步前来拜会,想把杨云的政治倾向弄清楚。

杨云叹息道:“对于朝事,我完全就是个新手,一窍不通……陛下如此,真是赶鸭子上架,难为人啊!”

“国师大可放心,中书省乃大唐中枢,具体负责之事……我也知晓,只要你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来问我……或者是我主动上门为你解释也行。”李林甫脸上满是嘚瑟。

可能是觉得自己投资杨云终于有了结果。

自己乃是吏部尚书,管着天下官员的官帽子,杨云这个中书侍郎又是政***的决策者,若是二人联手,那在朝中真有实力跟高力士抗衡。

总而言之,杨云突然掌握实权,成为右相级别的大人物,不容小觑。

至于李隆基是否真的会给杨云放权,现在还不好说,但杨云感觉这次李隆基赐给他官爵时态度诚恳,比之前只是随便应付给个官做,要正式许多。

杨云要去中书省将差事交接一下,李林甫坚持要与杨云同行。

前文说过,中书省位于洛阳皇宫明堂的西南方,按其位置镶嵌于皇宫之内,但通常不会由内宫直接去中书省,而是要出应天门,再折而向西,顺着宫墙走一段,由光政门再次向北,穿广运门、明福门到中书省衙门。

当然,如果皇帝有急事,传旨太监可以直接从武成殿或集贤殿,或者走千秋门、右延福门到中书省,但普通官员走这两条捷径,那就是僭越。

二人到了中书省衙门,就见张九龄已站在大门前等候。

显然张九龄已提前得到宫里通传,以为高力士会带着杨云直接从宫里过来,却没想到杨云会与李林甫走到一起。

“张令公,别见怪,国师不太明白这边的情况,我不过是带他到你这里走走,以后他中书侍郎的差事,我不会过问。”

李林甫在张九龄面前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好像在说,看看我,比你有先见之明,先跟杨云建立起良好关系,你一步迟步步迟,以后有得你好受。

张九龄淡淡一笑,懒得跟李林甫争论什么,带着杨云和李林甫进内,把杨云这个中书侍郎承担的差事讲述了一下。

看起来很要紧,但其实不过是管理各地公文,辅佐中书令将差事给解决好,最后一切还是要看刚调任尚书左丞的牛仙客的意见,毕竟牛仙客才是知政事。

大唐中枢这些官职太过混乱,居然多达十多个职务都可以担任左相,杨云脑袋都有些绕晕了,总而言之,目前他的直属上司是张九龄,而张九龄直接向牛仙客负责,牛仙客平时也不做主,遇到大事一定会去请示高力士。

这就导致杨云并不是什么朝中的二把手,他这个右相或是副相跟之前的御史大夫一样有名无实,连张九龄都做不了决断,杨云也就只能干瞪眼。

不过李林甫明显把杨云捧到很高的位置上。

最关键一点,杨云能时常去见李隆基,有什么重要事情的话可以通过杨云的关系直接跟李隆基汇报。

以前杨云只是虚有其名的御史大夫,就算张九龄和李林甫有事也不会随便托付杨云去君前奏请,因为那不是杨云的职责范围。

但杨云上了中书侍郎的官衔后,朝中无论大小事务都可以通过杨云去说,这正是高力士对杨云越发忌惮的根本原因所在。

不是二把手,胜似二把手。

“中书侍郎权责重要,非要坐衙处置不可,每日都需要早些来衙门应卯,若你不至……当日差事便不得过问,有休沐或是病休,也需要老夫准允。”

张九龄在杨云面前依然拿出公事公办的态度,他的话也是对杨云说,无论你做什么都要听我这个上官的。

杨云没去跟张九龄争论,无论张九龄的态度如何,始终张九龄是他的长辈,同时也是朝中资历深厚的老前辈。

张九龄的脾性跟杨云的确不怎么对付,杨云不太喜欢跟张九龄这样虽然才华卓著但思想却很保守的老家伙共事。

“若遇议事,则往中书门下,与老夫同往……”

张九龄解释还算详尽。

所说议事,是大唐宰相级别官员共聚一堂的会议,一般是遇到重大的事情才会召集起来开会。

中书门下设在门下省,也就是俗称的“政事堂”。

李林甫作为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吏部尚书也有资格进政事堂,而整个大唐有资格进政事堂的人一共有十多位,杨云在其中排名第六,比起黄门侍郎和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六部尚书位次高。

大唐最高权力机关的三省,其职务虽多,但很多并不常设。

张九龄作为中书令,在政事堂的官员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尚书左丞挂知政事头衔的牛仙客,在张九龄之下就是侍中。

跟张九龄大概说完,杨云便可以回去了。

杨云跟李林甫出来后,李林甫笑着说道:“别看国师只是中书侍郎,但你可是大唐的卫国公,你的爵位比张曲江高多了,他以后见了你是要行礼的。”

杨云挂爵,名义上比张九龄地位要高,但谁都知道大唐中后期爵位已经不值钱,在朝中的话语权杨云显然没法跟张九龄相提并论。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宋朝恶少爷

宋朝恶少爷

公子瑾桐
宋朝恶少爷简介: 身为皇帝家的亲戚,虽然只是远房的,但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宋朝狗带不是,嗯,有必要和忽必烈谈谈了。——赵宸
其它 连载 50万字
混在大秦当丞相

混在大秦当丞相

残雪蓝桥
混在大秦当丞相简介: 大秦由盛而衰,祖龙圣躬垂危。塞北硝烟弥漫,东南战火未平。 二子夺嫡,朝纲混沌。陈吴揭竿,刘项争霸。社稷将倾,百姓倒悬。 救世主何在? 沛县书生,文无相如之赋,武无伏波之才,却机缘巧合,扶摇直上,纵横官场,终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平匈奴,立新君,定百越,灭项羽,收刘邦。一己之力,托起大秦江山。 俊才风流,自有娇妻在怀,美妾环侍,享尽齐人之福。 混在大秦当丞相,立马江山千里目,
其它 连载 31万字
重生之重铸天朝

重生之重铸天朝

七匹孤狼
重生之重铸天朝简介: 任超一个21世纪的屌丝,意外穿越回到了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时期。 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让小鬼子明白了什么叫‘作死’! 他让北极熊明白了一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西方人一直不太明白宗主国和附属国之间的关系,同样是他,让这些人明白了宗主国就是华夏这样一个真理! 任超:“今天,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能够重铸天朝上国,再现四夷宾服,万国来朝之盛世!”
其它 连载 159万字
大宋第一太子

大宋第一太子

九天枫
大宋第一太子简介: 五代纷乱,十国犹残延。攻唐灭汉,伐蜀定幽燕。始皇遗愿,华夏长万年。无意间来到这个乱世,成为赵匡胤的长子,一个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名字,带着秦始皇的遗愿,如何慢慢崛起,南征北讨,结束战乱,一统天下,成为大宋的第一太子。
其它 连载 513万字
大唐绿帽王

大唐绿帽王

少穿的内裤
大唐绿帽王简介: 什么?我是房遗爱,大唐绿帽王,上帝你在玩我的吧?当房遗爱拥有了一个现代人的灵魂,还会成为那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绿帽子吗?高阳公主还会仰着高傲的头走过来吗? 一个不一样的房遗爱纵横在贞观的天空之下,猴灵案、征吐蕃、灭突厥、扬州案、鬼门关、万花谷,处处都有着房遗爱的影子。于是房遗爱成为了风骚的人,做将军、抱美人。 李世民:房遗爱,乃上天赐予大唐之瑰宝也! 长孙无忌:此子哪里傻了,他这
其它 完结 571万字
幻想纪元战争论

幻想纪元战争论

结核病患者
幻想纪元战争论简介: 这是一份幻想,一份对于古战场与武侠的幻想!一位起草与微末之间的流浪儿,从为自己挣命到为亲人安神,最后为生民立心,只是因为位置不一样,所关心的东西有所不同罢了!无有高下,是法平等! 小子想从一个另类的角度去给各位看官一种可能性,一种关于政治与军事的结合,一种江湖与庙堂的争斗!
其它 连载 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