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令夕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时间的流逝就像山间流淌的小溪,它速度虽不快,可却在慢慢的改变你身边的一切事物,并且还在悄悄地带走原本属于你身边的一切、一切!
一转眼,已经到了光绪二十一年了,这一年,对国家来说,迎来了一个属于它的“春天“。
在今年六月份的一天,一个叫康有为的学子联合了京城里的学子一起发动了“公车上书“,祈求皇上整治社会,重申令条,随后,光绪帝采纳了大臣意见,颁布国书,只可惜啊,好景不长,刚刚才过了一百天,就被慈禧太后给废掉啦,于是,这段属于大清朝最后一次的“风光”的改革,史称“百日维新”。
“大哥,你看看,这戊戌六君子都被抓起来了,哎,你看看,这还有照片呢。”胡子航为唐浩霖指道。
“子航,这国家的事儿啊,太大,咱们小老百姓的管不着,咱们只管把咱们的日子过好,才是真格儿的。”
“可大哥”,胡子航继续说道:“您说,这帮维新派变法失败了,会不会造成社会动乱啊?”
“动乱?乱就乱吧,这几年,咱大清国乱的还少吗?洋鬼子欺负咱们,老毛子也欺负咱们,现在,咱们自己家人又乱了起来,哎,管它呢?”唐浩霖叹气的说道。
“可大哥,我担心的,是咱们的生意啊,您这“幻姿坊”后天就要剪彩啦,要是官府整天满大街的抓人,这街上可哪还有个顾客啊?”胡子航担心的问道。
“抓人,要抓也得是在京城抓人,跑咱这儿抓什么人啊?”
“可咱这毕竟是盛京城啊,大清朝的龙兴之地,一朝陪都啊?”
“那就让他们抓,我就不相信啦,抓人就不开门做生意啦,让他们抓,我到要看看,他们能闹到什么地步,这老天爷,又能让他们闹到什么时候!”唐浩霖充满豪气的说道。
这几年,唐浩霖的布庄生意干的越来越大,从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布庄,一直干到了二层高楼,楼上是一个专门做衣服的屋子,而楼下,则还是摆着各种式样的花布。
不仅如此,唐浩霖还和胡子航在大连街一起合伙开了个布庄,名字自然用的也是“幻姿坊“。
这点他二人都清楚,这“幻姿坊“在这盛京城里也算是一块儿招牌啦,能把“幻姿坊“的名气打出去,与两地的生意都有好处,再者,大连街的外国人虽然也不少,但大多都是老毛子和日本人,他们对中国文化都不陌生,叫这个名字,不吃亏。
不得不说,唐浩霖的脑袋瓜子放在当时来看,还是非常“先进“的,这也就难怪,人家能拉起那么大的一片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