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九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譬如郑清之的特进左丞相,说的好听点也是左丞相,说的不好听点却只是个虚名,也就是只有左丞相的名号头衔,却同事实上的左丞相乔行简在实权上根本没法相提并论。</
>
但是通判不一样,通判的品级不高,但是权柄却是极重,更兼之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具有能够直面皇帝奏禀和监察地方官吏的权责,所以有些强势的通判甚至能以小制大将知州、知府玩弄于鼓掌之中,所以通判虽然位不高,但是却是地方官吏中数一数二的实权职位。</
>
贾似道之前只是蒙荫添做籍田令,这籍田令是从七品,无论是品级还是职权,都是大宋朝官阶中最不入品和入流的官职了,甚至很多人都不将其称作官,只是吏而已。&#
;.u
s&#
;m</
>
从不入流的小吏一跃成为大宋朝帝都临安城通判这样一等一的实权要职,不仅完成了有些吏员穷其一生都不能完成的升迁,更是在官阶上也一样三级跳,算是正式踏入了大宋朝中级官员的行列。</
>
即便贾似道已经中了一等进士很快就要被授官,但是这个授官即便是状元也最多只是被授为正七品的知县之位而已,更莫说其余不是状元的进士了,初初踏入官场这授官基本上也都是闲散职位罢了,随后才会在有实缺空余的时候酌情补迁。</
>
所以,三天之后的授官,大多数新科的进士都是会领了品级和一些虚的官职,然后就无所事事了,等着有实缺或者说空缺的时候补上;只有那些出身世家勋贵或者大族豪门的士子们,才能真正得到一些实缺。</
>
不过虽说是实缺,但是那实缺的品级也大多都是在正八品到从七品的小吏中徘徊,然后熬个两三年,等到资历足够了才能往上升迁。</
>
不是说从来没有人能像贾似道这样刚刚中进士就能得到实权且极其重要的职位,至少最近数十年内贾似道却是第一个。即便是史嵩之那个时候中了进士,权势滔天的史弥远也是将史嵩之先放到小吏的位置上到地方锻炼了两年熬出了资历之后才升迁的。</
>
当然,史嵩之和贾似道的情况自然是不同的。可是就算不同,就算赵昀要重用贾似道,这样的话,会不会是太急了些?</
>
“圣上,风秀于林风必摧之啊,还请圣上三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