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呆向日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韩非还是死了。

连着紧张了数日的咸阳城中,气氛为之一宽。

并非是对韩非子有不敬之意,昭人直到最后还是念着韩师的好的。只是王上与公子之间的隐约对峙,实在让国人心思浮动。

公子扶苏并未赴刑场送老师最后一程,这非但没有让人觉得无情,反而因为公子的不忍,惹得国人更加怜惜。

毕竟能做的,公子都已经做了。

对于这个连形同犯上的“逼宫”都做过的公子,何人还愿意指责于他呢?

更何况,似乎除了公子扶苏,所有人都乐见韩非之死。

对始皇来说,韩非的死是他收官故韩的最后一步,能够凝聚故韩人心的最后一人身死,意味着故韩脊梁已经彻底被他折断了。

劫所预言的大乱并未发生,故韩的再次平定,并未耗去昭国太多国力,这让嬴政更为坚定自己霸道理念的正确。

借此,始皇同时给了西魏定了一个章程:有扶苏的胡萝卜在前不假,昭王政的大棒可也离得不远。

对故韩贵胄来说,韩非的快速定刑,代表着昭王并不愿意扩大此次诛逆的范围,这可谓是一件大好事。

首恶迅速亡故,除了那些随着韩非,被一起押运到咸阳城,最后关头还想着与社稷共存亡的顽固分子,及时脱离韩非党羽,留在故韩的贵胄们,似乎又得脱一难。

听说公子扶苏利用故地贵人的策略被昭王欣赏,那么他们这群人,很可能不久之后就又有机会如同西魏那些贵族一般,重新掌权。

如此,当然就足以让他们忘却并未有切肤之感所谓的亡国之殇,安安心心做个昭臣了。

故韩民众的接受速度虽然没有这些贵人们迅速,但心理上,随着韩安与韩非的先后亡故,似乎他们对故韩王室的留恋便就只停留在记忆中了。

即便还有哀怜,但毕竟往者已矣,生者还是要继续活下去。

从韩人到昭人的转变,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样惨烈。

两次亡国,给底层民众的印象,不过是新郑城头换来换去的王旗罢了。

真正愿意与国携亡之人,早在第一次亡国之时,早就死了个七七八八,如今不过是彻底死干净了而已。

韩非被判了腰斩之刑。

这对于一个谋逆之人而言,其实已经是法外施恩了。

到底比车裂而死体面一些。

获罪而死之人本不配享受祭祀,可偏偏有人在咸阳城外一日之距遥遥做祭,身旁代表着昭国法度的甲士们却无人拦着。

便是昭王事后得知此事之时,也只是一句听不出喜怒的“随他去吧”,普天之下又有谁敢阻止这位天下间身份最贵重的学生祭奠他的老师?

“今日,先说问田。”

这是老师说与自己的第一句话。

没有多余寒暄,没有任何抱怨,其中怨念却一览无遗。

原本只是觉得老师的怨念只在父王身上,可如今想来,何尝没有对自己强行为其续命的怨?

从结果来看,自己不过只是让老师更为身不由己数年而已。

扶苏行完拜礼却并未离开,只坐在渭水边上,胡乱想着心事。

“昭法严苛?不过是‘法不阿贵’的心思作祟而已,不必去理这些胡言乱语。”

出乎意料的,老师并未与列国人士一般认为昭法酷烈,甚至还对此多有认同。

多次探讨之中,老师不止一次对自己明言,昭法之烈,就是要如同烈火一般,涤荡那些根深蒂固的恶习。

“今日,讲五蠹。”

如果不算那狱中与其说是授课,不如说是托付期盼的一晚,这就是韩师的最后一讲。

可是没讲完啊……

念及于此,一直不见悲戚之色的扶苏却突然泪流满面。

老师这一生,就如同一篇开头无比绚丽,却最终未能完笔的诗篇。

一如未能定稿的《韩非子》。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散养大乾

散养大乾

香榭路双刀王
散养大乾简介: 21世纪精英人士魂穿古代成了乾朝河间王之子方阿狗,便宜老子是开国皇帝救命恩人,可惜太不低调,被安排了。漂亮小媳妇是南州豪族曹家长房千金,可惜曹家意图谋反,被安排了。 洞房花烛夜刚过,生活还得继续。 方阿狗望着狼藉不堪的方家,哀嚎道:开局给条狗也是好的啊.....
其它 连载 8万字
我在南宋搞事情

我在南宋搞事情

曲三宵
我在南宋搞事情简介: 咸淳七年,陨石天降长江以北二十余城,民舍山石皆穿,人物值之多毙,后丧尸疫起,肆虐华夏。时值攻打襄阳的蒙军损失惨重,残余退回漠北,来自游牧民族的威胁无限期消失。 天降的穿越者,自带领导力光环,在南宋灾变世界招兵买马,为世界新格局展开部署!
其它 连载 52万字
超级兵工帝国

超级兵工帝国

龙魂在华夏
超级兵工帝国简介:
其它 连载 1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