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秀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俗话说的好,人心齐,泰山移。

由于有较为充足的人手和材料,再加上苏家庄全村上下齐心协力,生怕落在其他村后面,仅仅十天,三艘载重五万斤的大船便赶制出来,另外还有两艘十万斤大船也即将完工,而原本只考虑停靠渔船的小码头,被扩大了四五倍,已经成了一个中型港口。

不等那两艘十万斤船下水,苏谦寿便亲自带着三十名年轻后辈,乘着刚刚赶制出来的三艘五万斤船前往宣慰司的乌江码头,拜访长江航运局的创始人杨可栋。

不得不说,苏谦寿的选择是正确的,他是第一个以实际行动相应支持航运局号召的人,尤其是不顾年迈亲自拜访,更是让杨可栋礼遇有加。

“航运局征召民间运力,苏家庄第一个响应,晚辈在此谢过苏老先生深明大义。”说罢,杨可栋恭恭敬敬执晚辈礼。

“岂敢岂敢,老朽全村上下两千口人全仰仗大人呢。”苏谦寿有些惶恐,但杨可栋的和煦让他逐渐放下了心中忐忑,二人开始愉快交谈起来。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苏家庄获得了优先运输权,也就是说,在官船运力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苏家庄的船有多少运力,便能运多少物资,至于其他船只都只能往后靠。

事实上,杨可栋没想过让官船全部垄断,因此,苏家庄只要自己争气,便能一直跟着吃肉。

“苏族长,乌江沿线川东四处商铺最近,也最为安全,您这三艘船从此便专跑川东吧,等贵村十万斤二十万斤大船造出来,也练出一批有远航经验的后辈再跑湖广不迟。”杨可栋笑呵呵地说,似有深意。

“另外啊,苏老先生也别将目光局限在棉布上,等到贵村船队做大,还可以运些湖广紧缺的其他物资做生意呢。”

苏谦寿没有回家,苏家庄这三艘船在码头直接装满了棉布,接着便往川东发去。

杨可栋征发民船的根本目的是增加播州的商业氛围,中国古代受儒家思想影响,历代统治者重农抑商,因此商人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也限制了国人的开拓精神,想要扭转这种风气,为工业革命开辟道路,必须重商。

另外,商业发达了,播州人民口袋里的钱自然也就多了,生活水平会越来越好,这一切都是播州宣慰司的帮助下实现的,自然有利于杨家。而船队不断地去外地跑运输,则开拓播州人眼界,同时训练出一大批有经验的水手。

苏家庄虽为第一个,却不是唯一一个。有冒险精神的人太多了,播州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点资本实力,敢于冒险的家族或商号还是有一些的,很快,第一次“招标”结束,官船运不完的份额全部被民船吃下。

“族长,大人为什么只让我们跑川东?嫌弃我们船太小?”乌江船中,苏家庄一个年轻后辈向苏谦寿问道。

“你这孩子,船小是一方面,但大人说的没错,川东距离近,我们熟悉,相对更加安全。因为近,我们周转更快,赚钱自然也更快。再说,让你跑湖广你敢跑吗,你走过三峡吗?船翻了怎么办?”苏谦寿笑骂道。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煜煜吃鱼鱼
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简介: 我是正德小迷弟,我为正德洗洗地。朱寿大将军驾到,尔等速来见驾。一个明武宗开疆拓土的故事,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朱厚照。
其它 完结 109万字
逆流伐清

逆流伐清

样样稀松
逆流伐清简介: 胡风南渡尽草偃,忠肝义胆王入滇。何惧转战千里路,只手欲擎半壁天。 穿越者朱永兴来到了风云飘摇的南明末世,在史书上所说清廷席卷天下大势已定的情形下,他的目光却越过了数百年的阻隔,深邃而沉痛。他看到的是禁海迁界、闭关锁国、焚书篡史、禁闭思想、愚昧落后、暴虐残忍…… 他已经别无选择,即便是逆流万里,千难万难,他也要去无悔奋斗。既是为反抗暴政、延续华夏,也是为免百多年后国人不忍卒读的屈辱
其它 连载 2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