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不安皆休矣,少年破浪去 (第1/2页)
苏与莫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海寇已除,岛上又恢复了忙碌的样子,该出海的出海,不过江鹞还是提醒了叔叔伯伯们别往东方去的太深,只怕那条畜生再害人,没敢说那边有条大蟒,只说那边不安全。
本来都以为江鹞死在海上的海民们没敢多嘴什么,既然鹞子都这么说了,那就少去东边就好了,本来去的就少。人皆倚地而活,以前安生的日子,海民越往东边心里就会难受,所以哪怕去那边也很少。
江鹞在琉圭岛上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如往常一般和岛上汉子一起出海打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过修行也未曾懈怠,他也害怕自己走了,要是大蟒过来,这些熟悉了一辈子的面孔可能就都看不到了,所以他暂时不能走,要看着才行,少年依旧是那个心善的少年。
像是多风暴得夏季过去了以后,海民们的运气也跟着好了起来,可能风暴也带走了霉运吧,最近出海收获颇多。就连江来那几个刺头,在离岛不远处的礁石里采了一只海蚌,结果里面产了三颗品相极佳的珍珠,真的是大姑娘出嫁,头一遭啊。
然后江鹞和江石川他们去了一次岸上,他见到了海边小城,这座小城是大原王朝离海最近的城,取名亲海城,生动贴切,不过离海最近的永远是江鹞他们这些个活在海上的人。
不同于岛上的安静祥和,这里的市井气息什么浓重,有鱼贩专门等在这边收着海民带来的好东西。有些海中常见的东西,可到了陆地那就是稀罕物了。
天下熙攘,皆为利往。有钱挣自然来的人就多,这次比以往置换的物资要多,大概是因为前段时间海上不安生,又是多风暴的季节,所以他们的收获太少,也就懒得再往岸上跑,毕竟没啥意义。
一颗珍珠得给换了九十斤粮食,海民们笑的很开心,鱼贩笑的更开心。这群海里来的海老冒当然不知道这段时间的海获紧缺,现在已经涨到了何种价格。
江鹞第一次见到了铜钱,见到了银子,他觉得很好看,被磨得发亮的铜钱和本来就亮眼的碎银子总是能吸引着江鹞的目光。不知道陆归有没有见过银子,江鹞这么想着。
京城的陆归不止见过银子,还见过金灿灿的金子。苏雄州讨打海寇有功,赏金五千两,五千两啊,都能用金锭给陆归搭张床了。所有参战士卒可省亲两个月,驿站尽可能配合。
陆归陪着苏雄州和苏胜卉跪在苏家祠堂,三个人一直没说话,苏雄州不知道说啥,苏胜卉不想说,陆归不愿说。
苏老爷子让下人端了张太师椅,就正襟危坐得坐在三人的身侧。
江鹞将身上的鱼获都换成了铜钱和银子,不多一两银子和两块碎银,还有些许铜钱,他知道自己要去京城,如果换粮食就会毫无用处。
将所有鱼获卖出去之后,几人就到了城里去采购,粮食也好,鱼叉鱼篓等日常用品也好,都要买的。
江石川说要江来带了一串糖葫芦,很便宜一文钱,给江来他娘买了身新衣服,汉子就是这样,每天累死累活,把好东西都给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自己的那身行头都已经好多年没置换过了。江鹞知道,回到岛上多半又得听到江来他娘天天显摆自己的新衣裳了。
江鹞去了城里书铺,没进去,江鹞这辈子第二次觉得低人一等,因为他看见在书铺里购置书籍和文房四宝的都是衣着颇为华丽的人,有衣着秀美的女子,有青衫踏靴的读书人,独独没有身穿粗布麻衣的少年郎,哪怕江鹞已经识字很多,也没好意思将那双破麻鞋踩进书铺里。
晌午时分,江鹞和几个汉子坐在码头等着江石川回来,就只有他还没回来了,他们啃着干粮,吃着鱼干,有经常在海边的鱼贩好心的送了些淡水,用瓷碗装着,几人赶忙把手在身上擦了擦接过瓷碗,都一一谢过了。大致填饱肚子,江石川也回来了,身上有脚印,给江来他娘买的新衣裳也有,给江来买的糖葫芦也沾着灰尘。
一个汉子问到:“咋滴,又给那几个滚蛋欺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