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唐城暂管济北,天下乱象已生 (第1/2页)
握瑾怀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日清早,唐城起床后,揉着酸胀的脑袋,响起昨夜的事情,不由笑着摇了摇头,洗了把脸,取过纸笔,写书一封:“义父大人在上,一别经年,不知义父身体可安康?劝诫义父莫要因朝廷公务,而将身体拖垮。今日写信,实有要事所说。孩儿出兵助鲍信夺回济北郡,奈何因其当初临战逃脱,不得民心,民众皆多有埋怨,孩儿感念百姓之所想,遂将其关押,又闻城中无钱财粮草征召兵马,故斗胆暂代济北之职务,分兵屯集于此,保护百姓,待得几年过后,粮食增产,税收增加后,再招纳兵士,孩儿自然退兵。乞义父相助,为孩儿在陛下面前周旋一二。特此,拜上。”
写完之后,又上表一封,将此事上报朝廷,分别用油纸密封,又集结金银若干送与张让,命手下将金银书信送往洛阳,这才长呼一口气,等待答复。
却说张让得了书信,又见几箱金银财物,心中对唐城甚是满意,遂不拖沓,忙聚集其他几位常侍,将此事讲明。
赵忠笑道:“你这孩儿还真是有胆魄,未得朝廷指示,竟然私自将那鲍信收押了。”
张让嘿嘿一笑,悠然道:“这小子本就不是一安分的主儿,你要是看他年轻就小看他,那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他给阴死。”
赵忠听罢,说道:“那你还如此护着他?不怕日后被他所害?”
张让不置可否的一笑,回答道:“在我手里,他能翻起什么浪花?再说他是我义子之事,如今天下皆知,若是敢反叛,就不怕留下一个弑父的恶名?我们虽然在朝廷中有大权,在地方上若是没有助力,也是不好办的。孝敬的少了,咱们怎么过活?如今他在济南站稳脚跟,这每年的俸禄,还少的了你们的?”说罢一拍双掌,命左右将唐城孝敬来的金银等物抬了上来。
赵忠等人看着满满一箱子的财物,直耀花了双目,贪婪之色溢于言表,却不知张让只是将唐城孝敬而来的三分之一拿出。
张让见众人的面色,心照不宣的笑了起来,指着箱中的财物,说道:“这些东西,我只收其中三成,其余七成你们均分,如何?”
赵忠听张让所说,问道:“此言当真?”
张让呵呵直笑,懒散的说道:“如今咱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少了谁也玩不转,应当同舟共济才对,我岂会蒙骗你们?”
其余等人听罢大喜,忙将钱财分了,又商议过后,皆面含笑容的一同去了宫中,面见灵帝。
御花园中,灵帝脸色苍白,不时又闪过一抹病态的晕红,眼皮微敛,直打着哈欠,恹恹欲睡,正觉得无聊,侍卫通报十常侍进宫,灵帝这才打起一丝精神,宣他们来此。
十常侍见过灵帝之后,将唐城所表之事告知灵帝,灵帝笑着说道:“此事我已经知晓,唐城已经表奏于我,不知诸位常侍对此有何看法?”
张让躬身说道:“如今朝廷并无可担当大任之闲人,此事当答应他,待得日后有了可接替之人,再去交接不迟。”
灵帝病恹恹的挥挥手,笑着道:“朕就知道,你必然会劝我答应你那义子,呵呵,说到头来,我还是他的兄长,有好处,当然要先送给与自己亲近的人,此事,准了。”
张让听罢大喜,叩头谢恩,就要离去,却被灵帝拉住道:“朕在宫中着实无趣,极为常侍若是无事,不若今日留在宫中,陪朕饮酒。”
张让等人尽皆答应,与灵帝同桌共饮起来。
待宴席毕,十常侍辞别灵帝,聚在一起,赵忠说道:“如今咱们在朝廷说一不二,陛下又不问朝政,整个朝廷还不是我们说了算?日后定要大力培养心腹之人,但又不从者,当杀之。”
张让等人尽皆笑着赞同,此后,众人大肆向朝中官员所要贿赂,横行无忌,皇甫嵩、朱儁等将领皆不肯给,张让等人就上奏灵帝,罢免几人官职,又封张让、赵忠等人为车骑将军,其余等人分封列侯。朝政愈发败坏,百姓苦不堪言。长沙有人名唤区星,聚集相邻作乱,又有渔阳张举、张纯起义反抗,竟是自立朝廷,张举自命为皇帝,张纯为大将军。各地上表如雪片告急,十常侍恐灵帝震怒,尽数藏匿不奏。
一日,灵帝又与十常侍在花园中饮酒作乐,调戏宫女,谏议大夫刘陶径自来到灵帝面前,伏地痛哭,灵帝问他为何哭泣,刘陶说道:“黄巾贼之乱刚刚平息,此时又有各地作乱,天下危在旦夕,陛下不稳朝政,每日与权奸共同饮酒,却不将大事放于心头,吾悲愤汉朝欲绝,故此痛哭!”
灵帝并不知道如今天下大势,疑惑问道:“如今国家承平,四方安康,百姓尽都安居乐业,一片兴旺之势,又哪里来的危急?”
刘陶大怒,指十常侍愤而骂道:“如今四方盗贼并起,侵掠州郡,其祸事皆由十常侍卖官害民所致,尔等欺君罔上,瞒报不奏,大肆排除异己,将忠臣良将尽皆罢官免职,大祸临头却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