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佛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一十四章刮起舆论风暴
古话说得好,三人成虎,人言可畏。
虽然有谣言止于智者这样的说法,但是被
省大大小小的报纸一轮轰击过后,整个
省能够保持清醒并且还是智者的人不多见。
这种情况同样也不分年代。
中国人向来就有自发性围观以及充当谣言传播发射器的传统习惯,好事者往往喜欢盲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人云亦云。这在
省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里面就揭露过中国人几千年以来养成的劣根性。
往远点来说,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孔子的弟子——曾子在外面游学,突然有一天有一个人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是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开始还不太相信。再后来,又有一个人跟曾子的母亲说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心里开始有些疑虑。等到第三个人对曾子的母亲说曾子杀了人的时候,曾子的母亲吓得连夜带着贵重物品出逃了。直到后来才被证实是一个和曾子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
再往近点来说,同样有一个例子,后世日本发生大地震,然后又有福岛核泄漏。中国人在幸灾乐祸之后,被核泄漏会危害到中国的谣言吓到了。于是他们选择相信了另外一条谣言,说是吃碘盐可以防止核辐射。最好笑的是,有一个人竟然因为怕死而大量吃碘盐,最终活活被碘盐咸死。这确实可以说是亘古未有的奇闻异事了。
于是,几乎
省所有的舆论都倒向了李然,而且这股舆论风暴同样波及到了
省,不少
省的报纸也跟风一起指责李然涉嫌抄袭或者代笔。
很多读者仿佛自己受到了莫大的欺骗,纷纷写信到起点传媒《壹周刊》的编辑部,要求作者李然给出一个说法。面对雪花般的读者来信,刘定杰每天都是苦着一副脸。
当然,唯一可以庆幸的是还没有太过激动的读者做出比较出格的事情比如说特意跑到起点传媒来砸场子闹事等等。
真正引起李然的重视的是,
年一月份的第一周《壹周刊》的发行量达到了《壹周刊》现有的发行量记录历史的最低,从十多万一下子降到了五万多一点,几乎是《壹周刊》以往发行量的一半。
按照公历来讲,这已经算是新年了。新年第一周《壹周刊》的发行量竟然这么差,用迷信一点的说法来讲,就是开门不吉利,晦气。
年轻人可能不会太在意这个,但是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人,特别是做生意的人就很会注重这个。这下子,就连赵勇也跟着愁眉苦脸的。
李然虽然嘴上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其实他心里也在打鼓。
一个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信誉,而且公司的信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说树立就树立起来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公司的信誉一旦被毁,那么公司不是倒闭就是需要花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来进行挽回。
李然凭借自己超出这个时代四十年的经历,在加上
这个金手指的帮助,使得起点传媒迅速崛起,以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几乎可以抵得上别人的公司起码五六年的发展。
李然身上被外界舆论所泼的脏水,就算是要洗也很难一时间就洗得干干净净。这一点,李然自己心里也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