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青州是个大城,人口多达数十万,这数十万百姓每天光是吃的粮食数量就非常庞大。尤其是城里那些不事生产的人为数也是非常只多,这些人用后世的说法就是非农业户口的人,这些人可是没有田地的。

这些没有田地的人所吃的东西的自然需要购买,在哪里购买呢,自然是在粮商开设的米店里。而青州城里最大的粮商有四家,分别是郑、王、洪、孙四家,他们不一定是青州府里最有钱的人,但他们却一定是青州城里粮食最多的人。

而这四家粮商在接到了庞刚发来的请柬后全都采取了一个态度,那就是把手中的请柬都扔到了废纸篓里,对于这位新晋的灵山卫千户他们是从打心眼里看不起,虽然说他们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官职在身,但凭借着他们身后那纵横交错的关系网和庞大的人脉关系,区区一个卫所的千户他们需要放在眼里么。或许把请柬上的名字换成了青州知府或是都指挥使衙门那还差不多。

嚣张吗?是的,就是这么嚣张!在明朝末期,资本主义的雏形已经悄然诞生,有明一朝他们依仗着自己雄厚的财力,给家族中的子弟请最好的老师、提供最优秀的读书环境,让他们学有所成后参加朝廷的科举,凭借着赢在起跑线上的优势和一百多年的努力,这些商贾士绅已经在朝廷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官集团。

连同那些内阁的首辅们也成了文官集团代言人,他们并不是对皇帝负责,而是在客观上已经成为了文官集团在政治上的最高代表,如果为了迎合皇帝而违背大部分文官的意志,就必然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付出巨大的代价。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朝的商贾士绅集团已经变成了整个国家非常庞大的一股力量。他们打着“不与民争利”的口号买卖私盐、垄断商业市场、厂矿,为了达到敛财目的他们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韪做任何事情,因此在他们看来庞刚这么一个小小的卫所千户竟然敢让他们打开自家的粮仓放粮救济那些在他们眼里不过是蝼蚁一般的泥腿子,这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全天下最可笑最滑稽的事情。

但是事情真的是可笑和滑稽吗?今天庞刚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当权力和财富遇到了军队和钢刀时会发生什么后果。

天色蒙蒙亮,青州城里的居民还在沉睡,一支全副武装的士卒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路小跑着来到了位于青州城东南区域的一所住宅前,这所住宅光看外表就非常华丽,青砖绿瓦砌成的高大围墙,朱红色的大门和曾亮的铜环以及摆放在府前的两只大石狮子无一不彰显着这座府役主人的权势和财富,在这座大门上的牌匾上用金漆写着“郑府”两个斗大的金字。

这队士卒领头的就是我们那位昨晚吃了瘪的庞刚,此时的庞刚和所有士卒一样全身都披挂着铁甲,手上持着一把闪着寒光的弯刀。

庞刚缓步走到这座大宅的大门前,冷眼看了看悬挂在大门前的两盏气死风灯,转头问身后的人道:“大壮,士卒们都准备好了吗?”

身后同样穿着一副锁子甲,手持腰刀的大壮闷声道:“启禀大人,兄弟们把这座宅子给围住了,俺保证他们连一只苍蝇也飞不出去。”

庞刚低声喝道:“那还愣着干什么,赶紧给本官把门给砸开!”

“是!”

大壮应了一声把手一挥,立即就有十六名膀大腰圆的士卒扛着一根海碗粗的圆木走到了大门前,随着站在旁边的小旗一声令下,士卒们喊起了号子开始了撞起了门。

“轰.....轰.....轰......”

巨大的声响在这清冷寂静的早晨犹如一声声怪兽的巨吼传遍了整条街道。

老王头已经今年五十多岁了,原本在乡下给人当佃户的他借了在郑府中当管事的远房侄子的光得以在郑府里头当了一个门房,说实话,自打当上这个门房后他的日子可比以前给人当佃户强多了。郑府可是青州府最大的粮商之一府里自然不缺粮食,老王头在这里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还不时有那些要求老爷办事的小商户的孝敬,光是这些孝敬他每个月就有不下五两银子的外快入袋,这日子别提有多滋润了。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明最后一个进士

大明最后一个进士

水刀伐木
大明最后一个进士简介: 文化是什么,是一个民族传承的依靠,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血脉。 生逢乱世,异族入侵,且看大明最后一个进士如果力挽狂澜,拯救最后的汉人传承。
其它 完结 182万字
抗日之双枪

抗日之双枪

减子哥哥
抗日之双枪简介: 抗战时期,一个十五岁的小伙,跟在自己媳妇的背后,助她成就双枪之名。
其它 连载 36万字
弩力回天

弩力回天

干越箫声
弩力回天简介: 男主角宋奇凭借他在现代所掌握的微薄的物理知识,制作了一些比较实用的工具,成为一千年前的领先人才,并藉此建立了不小的功名。女主角明玉的父亲借尸还魂来到了同一时代,他凭借他所记得的历史知识,比别人早一步知道大事的发生时间,专做大生意,累成巨富,成为当时的首富。。。
其它 连载 3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