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那罗在唱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aaeconomics.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百四十章窝火

…”

看着面前的摩苏尔,领队的德**官不得不骂出了一句英语。~~

说实在的,此行一路北上这些德国人可说是窝了一肚子火。而这些火里,几乎有大半都是来自身旁那些土耳其人的…

早在北上之初,因为路上的桥梁等全部被远征军的骑兵破坏的缘故,德土联军不得不在路上停歇下来,慢慢的修理那些被破坏的桥梁。在这个时候,土耳其人已此行没有带工兵来,本身也不会修理为由,拒绝修理那些被破坏的桥梁,最后没办法,德国人只好临时客窜一下工兵的工作,自己跳下去修理了。

好在德国人这次带了一个

人团北上,在人数上比一个工兵团还要多些,虽说技术和装备上不专业,但也不是很耽误活计…

只是让德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到了入夜的时候,那些中国人的骑兵居然还会对他们发起袭击,因为当时负责守夜的是土耳其人,结果中国人的骑兵杀入营中

ò

得营中大

à

,一些土耳其人的营地里甚至出现了炸营的现象。

这次袭击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从此以后守夜全部由德国人负责,而负责警戒任务也成了转职工兵后,德国人的第二项任务…

当然,如果仅仅只有这么两项任务的话,或许德国人还能接受,可是没想到在忍受这两项任务,还有那些在旁笑呵呵观看却从没想过下来帮手的土耳其人的同时,德国人居然又迎来了第三项任务,而且还是很有危险

ì

的任务——————排雷…

破坏桥梁也就算了,自从德国人负责警戒任务后,远征军的骑兵已经很少像最开始时那样直接杀入德土联军的营中,毕竟现在已经不是冷兵器时代,哪怕是夜战,冲击一个严阵以待的军营也是很危险的。

不过想要拖延德国人的时间,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的…

至少远征军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地雷”…

地雷是一种价格低廉的防御武器,埋入地表下或布设于地面的爆炸

ì

火器,最早的地雷发源于中国。防步兵地雷于

年前后由俄国研制。这是最早的制式化生产的地雷,在日暮途穷俄战争中首次实战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

如此有效的武器,严光当然不会放过。

所以目前的军工系统内,虽然还没有研发出防步兵跳雷,但是一般的地雷和反坦克地雷却已经研发出来了。

这次远征高加索前,也曾经带过一些地雷来,只不过一直都没有派上用场,不过现在吗…

带队的那个骑兵团长,带派人取了几千枚地雷过来后,就将这些地雷全部布置在了德土联军北上的路上…

在刚开始的时候,德国人也没想过路上居然会有地雷出现——————对这种武器德国人并不陌生,毕竟德国人和俄国人的接触也是很多的,只是先前远征军的骑兵并没有使用过地雷,沿途也没有出现过地雷,所以德国人并没有什么防备。

也正是因为这种态度,所以很快德土联军就付出了数十人伤亡的代价,万幸的是德国人只有三个人被土耳其人飞溅的四肢

ò

伤,倒是没有什么太重的伤亡…

不过因为地雷的关系,土耳其人是说什么也不愿意走了。

看着这些土耳其人的样子,德国人也是一阵暗火,不提这些土耳其人一路上什么都没做,光是在一旁看热闹,要知道,他们现在北上可是为了替土耳其人夺回丢失的领土啊!

可最后德国人也没办法,毕竟土耳其人现在也是德国人的重要盟友,是德国人打赢这场战争的比较重要的一个战场,因此最后德国人也只能亲自上阵,充当一下业余的排雷兵了…

只是在做排雷兵的同时,看着远处那些笑笑闹闹看热闹的土耳其人,德国人总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即视感,就好象他们曾经也有过一位盟友也是这么干的,而且德国人总觉得在未来的某个岁月,似乎还会有这么一位盟友出现…

不管怎么说,最后德国人还是排完了全部的地雷,毕竟远征军的骑兵都是一些业余的布雷兵,对布雷兵没有很深的造诣,只是拿过来随便布了一下而已。

不过骑兵是业余的,可德国人也同样是业余的,所以到最后,德国人还是在地雷面前伤亡了上百人,这也是为什么北上的德国人会灰头土脸,而土耳其人却满

ū

光的缘故。

因此自最初的时候,让远征军的骑兵冲进军营,并且使得一部分的土耳其人闹出了炸营的闹剧后,剩余的工作几乎都是由德国人来负责的。可以说这一路上土耳其人几乎没à心过,当然,也不是没有土耳其军官为此感到羞耻,毕竟土耳其人还不是意大利人,可惜这一部分的土耳其军官还是势单力薄了一些…

不管怎么说…

“总算是到摩苏尔了,这次一定要给这些中国人一个教训。”

看着远处的摩苏尔,站在刚刚那个口出“

”的德**官身旁,另一个德**官如此道。

显然,这一路上是把这些德国人给折磨坏了,而且,这些德国人似乎也明白自己真正的对手究竟是谁。只有,只有其中的一个将领,看着远处的摩苏尔似乎有那么一些复杂…

“中国人啊…”

——————————

虽然抵达摩苏尔的德国人很想直接进攻,拿下摩苏尔出出气,可是他们还是要等待片刻,一来是要听取一下巴格达方面的命令,毕竟摩苏尔已经被中国人给占下了,他们这两万德土联军未必能从中国人手里夺下摩苏尔。

再来,这次德土联军北上的两万多人里,除了步兵外就是炮兵,现在步兵早一步抵达了摩苏尔,可是炮兵部队却依然在其他部队的护送下缓缓北上。

作为对国防军战斗力最了解的国家,德国人可是很清楚国防军的战斗力的,何况凡城一役的影响力虽然不如东西线的几处战役那么大,可是最为少数几次大规模使用机枪的战役,德国人对此还是很关注的。

也因此,德国人很清楚,在没有重火力的支援下去冲击一个拥有大量机枪的阵地,最终结果仅仅只是进攻的一方遭到惨烈的屠杀而已,这一点不止领军的德**官清楚,就连已经返回巴格达的德国老将

冯德戈尔兹也很清楚,因此在炮兵部队抵达前,德国人和土耳其人是不会有什么举动的…

这点德国人清楚,就连摩苏尔内的南元超也很清楚。

“给司令发份电报,问问能不能给我下一份主动出击的许可…”

看着极远处的德土联军,摩苏尔城墙残骸上的南元超手持着望远镜问道。

“是!”

南元超的请求被发上去了,但是很快就又被发还了回来。

在电报里蒋百里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南元超的任务只是吸引土耳其人的兵力在摩苏尔,至于其他的就不需要南元à心了…

“切…”

将电报随手放到一边,南元超重新坐回了原位。

他当然知道蒋百里为什么会发这样的命令,无非是进入新一年后,西线的恩维尔.帕夏再次有了些举动,现在整个亚美尼亚联军都遭到了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刚刚上任,头一次主导如此重要战役的蒋百里更是遭受了很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蒋百里不希望摩苏尔一线多生事端,以免遭到一些不必要损失一类的…

“只希望,迪兰铁路能够早些修好,早些和老á子的中亚铁路通车,这样国内也能多派一些兵来,不然的话兵力少了的确是制约太多了…”

这也是进入高加索后,南元超等将领的心声。

随着国内国力的不断上升,南元超等将领在见识过了俄国人和土耳其人的战斗力后,已经不再怎么担心俄国人的威胁了。毕竟就总体实力而言,显得的俄国人不会强出中国太多,而且现在东线战场已经被压入了俄国境内,战后就算俄国人能胜利,恐怕也要付出极高的代价,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对中国在北方的领土有什么举动,等到俄国人想有些举动的时候,依照目前的增长速度中国也完全无需害怕俄国人…

可以说,如果在国内的部分将领还对英俄等国有稍许忌惮的话,那么像南元超这样已经走出国é

的将领,在和俄**队有过接触后,已经完全不将俄国人放在心上了。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太医

太医

佛花
太医简介: [无线征文悬赏令]一枚神秘扳指,戴上它能增加握手之人的好感度。于是,孟逸飞戴着它穿越了。 武德二年,李渊才在长安建都不到两年,政通人和,百废待兴。突厥才立了处罗可汗,时刻觊觎着初唐疆土。王世充洛阳称帝,与长安遥相对峙。窦建德大败唐军,依突厥而兴起兵。 作为一名名医之后的他,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个天大的玩笑,怎奈王侯将相已开始招待有加。 开国之初,百废待兴。他一个小小庶民,又如何从医工做起
其它 完结 154万字
美食与特工

美食与特工

红色间谍
美食与特工简介:
其它 连载 16万字
洪武年那些事儿

洪武年那些事儿

方紫晴
洪武年那些事儿简介: 洪武初年,天下初定,但帝都金陵却是暗流汹涌。 郭桓贪腐,定妃刺驾,胡蓝之狱,潭王之谜……一个个惊天大案的背后,都活跃着锦衣卫的身影。 飞鱼服、绣春刀……风光无限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请看今晚的《洪武年那些事儿》!每晚8:00准时更新,方紫晴与您相约探秘之旅。
其它 连载 12万字
我的谍战生涯

我的谍战生涯

电芯来也
我的谍战生涯简介: 在这个时局动荡,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一旦做出选择,则永远不能回头,要么死,要么一直往前。 就像过了河的卒子,既过河,则永不回头,至死方休
其它 连载 441万字
晚唐浮生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晚唐浮生简介: 乾符以来,天下丧乱。西至关内,东极青齐,南出江淮,北至卫滑,鱼烂鸟散,人烟断绝,荆榛蔽野。 正如时人描述:“荒村墓鸟树,空屋野花篱。儿童啮草根,倚桑空羸羸。” 这样一个混乱、血腥、黑暗的年代,放任其延续下去,毫无疑问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其它 连载 0万字